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扶輪社捐贈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篩檢車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3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予善台北報導)國際扶輪3480地區購買一部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篩檢車捐贈予「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此活動在地區總監邱雅文律師的號召下,由福星扶輪社前社長呂如芸女士擔任執行長,共有39個扶輪社熱烈參與,並有許多扶輪社友以個人名義捐款。

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約占新生兒的千分之八至十,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非常複雜,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必須進行開心手術,所需醫療費用動輒幾萬元,在七十年代,全民健康保險尚未開辦,動輒新台幣二十萬元的醫療費用,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籌錢的過程通常相當辛苦,甚至有些父母因為付不起龐大的醫藥費而不得不選擇放棄寶貝孩子的生命。

當時,任職於台大醫院小兒科呂鴻基醫師深知,醫學的進步,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臟病可以透過開心手術,予以治療,病童的生命就得以延續。於是,他向任職於中央日報的友人朱宗軻提起此事,朱宗軻在報端披露這個消息,很快就出現迴響,一位病童母親楊太太率先捐出了她先生的生日賀禮,成為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的第一筆捐款,各界賢達紛紛共襄盛舉。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個醫療基金會,成立宗旨是協助心臟病童獲得適當的治療、促進社會人士對心臟病童的關懷,並鼓勵小兒心臟病的預防與研究。

基金會成立之初,訂定目標為「一月救一心」,即每月幫助一名心臟病童接受開刀治療,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一九九O年達到「每日救一心」,平均每一天有一位心臟病童在基金會的協助下,接受治療,一九九三年時,達到每天幫助兩名心臟病童住院開刀治療。

從一九八五年開始,積極推動將「學生心臟病篩檢」納入學生健康檢查。在基金會努力之下,獲教育單位的重視,並從一九九九年起,接受台北市教育局的委託及提供部分經費,為小學一年級、四年級,以及國中一年級、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進行心音心電圖的檢查,從此,「學生心臟病篩檢」正式納入台北市學生健康檢查的項目。

近年來,在基金會的大力推動下,包括台北市、台中縣、彰化縣、宜蘭縣、台東縣及澎湖縣等地的教育局將心臟病篩檢工作列為學生健康檢查項目,超過二百萬人次的學童接受了心臟病篩檢。透過心臟病篩檢可以將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但從來沒有被發現的心臟病童篩檢出來,並且給予適當的治療。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積極呼籲各縣市政府教局將學生心臟病篩檢列入學生健康檢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自1999開始實施學生心臟病篩檢。

國際扶輪3480地區認同基金會學生心臟病篩檢工作對兒童的重要性,發起募捐一部汽車作為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篩檢車,以共同一起守護學生的健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