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中華民國國民革命忠烈祠見證歷史

人氣: 7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 , ,

【大紀元2013年0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耿豫仙台灣台北報導)中華民國「國家級」的台北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1967年奉先總統蔣公核定整建 ,自1969年落成啟用以來,迄今供奉開國、討袁、護法、東征、北伐、剿匪、討逆、抗日、國共戰爭及在台抗日等各時期為民國犧牲之死難軍民,現供奉武烈士39萬8,656人,文烈士2,540人,合計入祀烈士40萬1,196人。

國父臨終仍喊著「和平、奮鬥、救中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大紀元》記者於清明時節走訪台北國民革命忠烈祠,這裡供奉從1894年到中華民國開國1911年期間,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第一次革命起至推翻滿清止,所犧牲的革命同志,如陸皓東、秋瑾、林覺民、方聲洞及黃花岡72位烈士(據考證結果查有86人) 等225人。1915~1916年討袁時期,因袁世凱繼任民國總統以後意圖恢復帝制,宋教仁、陳其美等烈士舉義討伐,致為袁害而殉難共84人。

護法時期,在討袁之後,張勳企圖迎接宣統復辟,毀棄民國約法於不顧,遂引起革命同志為護法而戰,所奉祀者 1917~1923年有朱執信等64位烈士。東征時期,黃埔建軍之翌年,先總統蔣公領導校軍,相繼討平楊希閔、陳炯明諸叛逆,1925年犧牲烈士有廖仲凱等71人。

黃花崗72烈士之一-林覺民篇Revolutionary Martyr Lin Jue

三二九《向先烈致敬》影片

三二九感恩獻花篇20秒

1925年國父北上身體不支,罹患肝癌3月12日逝世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國父臨終仍喊著「和平」、「奮鬥」、「救中國」。孫中山終身維護共和,為追求一個統一富強的中國而鞠躬盡瘁。國民政府於1940年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 國父」。

記者在國民革命忠烈祠看見沿著大殿周圍的迴廊,展示了國父創建民國的「開國起義、惠州起義、廣州三二九起義、辛亥革命、東征與靖亂」等重要戰役圖。

蔣公繼承國父遺志誓師北伐

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在廣州發動武裝叛亂,蔣介石奉召從上海趕到廣州來援,並幫助孫中山出謀劃策擊退叛軍,蔣介石護送孫中山脫險返滬,因為他對孫中山忠心耿耿,患難與共,從此獲得孫中山的信任和器重。

1926~1928年北伐時期,從蔣公北伐開始至全國統一止,所奉祀有陳鴻彬烈士等3,522人。1929~1936年討逆時期,係閩變、兩廣事變至敉平西安事變為止等歷次犧牲者,如朱紹穆烈士等560人。1930~1936年剿匪時期,中共在江西叛亂,歷經五次圍剿,致共軍潰不成軍,分往西北逃竄,如李卓峰烈士等12,395人。

1926~1936年國民革命忠烈祠展示包括「東征與北伐、鄂南會戰、南昌會戰、龍潭會戰、會師京津、五次圍剿、敉平閩變」等重要戰役圖。

蔣公領導八年對日抗戰

國民革命忠烈祠奉祀從1937年七七事變起,至抗戰勝利止,八年中軍民犧牲者,如張自忠及蔡公時烈士等335,887人。

1937-1945年抗日時期,蔣公領導八年抗戰,國軍進行大會戰22次,重要戰役1,117次,小型戰役38,931次,合計大小戰役共40,070次,國軍犧牲206位將 軍(其中包括8位上將),將士陣亡132萬4,279人,負傷官兵176萬1,682人,失蹤官兵13萬126人,總計傷亡失蹤官兵321萬6,087 人。

共軍只有2位將軍死在抗戰期間;國軍抗日犧牲軍人是共軍的至少40倍以上。

國民革命忠烈祠展示包括「八年抗戰、七七事變與華北作戰、松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緬北滇西作戰、長衡會戰、桂柳反攻作戰」等重要戰役圖。

1946~1949年國共戰爭時期,八年抗戰勝利後,中共擴大叛亂至終止動員勘亂止,如戴笠、邱清泉、黃百韜及張靈甫烈士等48,379人。

國民革命忠烈祠展示有「規復延安、戡亂作戰、登步島戰役、古寧頭戰役、八二三金門砲戰」等重要戰役圖。

烈士遺族訪國民革命忠烈祠故事感人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2011年),烈士高志航的兒子高耀漢參訪忠烈祠,80多歲的老人面對忠烈祠20出頭的儀隊禮兵,深深一鞠躬,「感謝大家每天為其父守在這」,高耀漢哭了,儀隊也哭了。

國防部後備司令部王惠民說,我們每天都在接待這些遺族,國民革命忠烈祠「為先烈先賢守靈、為國門形象把關、為民族維繫國魂」,遺族接待負有安慰人心、撫平傷痛的價值,陪同聆聽關懷接納是每位在忠烈祠服務的同仁所需具備的素養。

國民革命忠烈祠幾年來的訓練,分工合作,配合家屬可以在極短時間達成任務;所有檔案皆電子化,只要提供姓名、籍貫、年齡、軍階、陣亡地點就能查到結果。 兩岸開放後,遺族隨團而至逐漸增多,有些默默走進文、武人祠找尋,而後站立默哀,或放束小花在牌位旁。也有些家屬來到忠烈祠,直衝辦公室問:「有没有某某某」。

2010年初張自忠孫子跟團來到忠烈祠,王惠民從外被召回,同時他也打電話往上報:「張自忠的家屬來台!」台灣從未接觸過張自忠將軍的後代,不知長像如何。王惠民陳述這段接觸,他說好像歷史來到他的面前,回到電影「英烈千秋」的場景,令他感動萬千,記憶猶新。

2009年12月某日傍晚時分忠烈祠關祠不久,一老婦帶著女兒、女婿及兩位親友上前探詢,不久直奔忠烈祠武人祠抱著烈士牌位痛哭失聲,「她」是空軍烈士溫鑄強82歲的姐姐溫惠英。

那年1940年,13歲的小姐姐送11歲的小弟弟上火車,到四川投考空軍幼校第一期。此後,中國大陸淪陷,姐弟分處兩地,直到1954年7月初中共人民日報刊登:「溫鑄強駕機於大陳島上空被我軍(共軍)擊落。」溫惠英全身抽搐,講不出話來。

剿匪戰死 牽連遺族

許多先烈,尤其勘亂剿匪戰死的烈士家屬在大陸更因而歸為黑五類,日子不好過。溫惠英也曾因「國民黨空軍眷屬」身分在大陸屢屢遭受政治迫害。據其女兒馬穎向媒體敍述,文革期間,母親被戴高帽與牌子遊街,父親被打斷肋骨,家門口被寫上「狗特務」。

拜訪忠烈祠後3個月,思念一甲子的溫惠英了結心願,與世長辭。

三二九 陸皓東先烈孫女 陸淑貞女士致詞

辛亥革命一百年(2011年),兩岸都邀請陸皓東孫女陸淑貞參加紀念活動,但是她認為中華民國才是「正統」,因此受邀來台。

中華民國政府3月29日在台北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擴大春祭,由總統馬英九親自帶領五院院長主祭,並邀請先烈後代觀禮致詞。 陸淑貞女士致詞完,舉右手高呼:「中華民國萬歲,三民主義永存!」談起對台灣的印象?她說:「台灣很繁榮,也很乾淨。」「看到民主在台灣實現,很開心也很感動!對於馬總統的熱情,非常感激、難忘!」

秋瑾外孫女王焱華對於在辛亥革命一百年之際,首次踏上台灣感到非常感動。她表示,這是外婆秋瑾理想實現的地方,她說:「這次來到台灣,看到外婆希望的民主和男女平等的願望,已經實現了,非常地高興。」

中共一直否認國民政府抗日的事實,一位50多歲的女士來到國民革命忠烈祠在武人祠哭了一整天,向服務軍官表示,看到父親的牌位心痛,後悔來得太晚,更對自己被大陸矇騙了一世紀而憤「恨」,所以心情百感交集,悲痛不已。人雖然住「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她清楚的說:「從那個年代到這個年代,我們心裡都是一樣認同『中華民國』」。

王惠民說,每逢7月,國民革命忠烈祠呈展二次大戰日本在中國的降書,當年日方代表是岡村寧次,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先生,命全權代表何應欽將軍接受敵人的降書,上面没有毛澤東、周恩來,更看不到鄧小平,畫面見證歷史,唯有誠實才是最佳的策略。

忠烈祠對遊客有時間限制,但對遺族服務24小時不打烊,每天早上9點例行播放國歌,所有人要肅敬站立,烈士張靈甫將軍兒子張道宇曾在忠烈祠聽完後說:「我父親的血是為這個國號、這面國旗、這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而流。」王惠民說,很多遺族都這樣跟他說。

孟良崮之魂 常勝將軍 – 張靈甫(一)

孟良崮之魂 常勝將軍 – 張靈甫(二)

張靈甫與妻訣別書

張靈甫為國殉難,副軍長蔡仁傑中將、師長盧醒及高級將領集體自戕,張靈甫舉槍自盡前,寫了一封與妻訣別書,讓少校侍從官帶出,由張道宇公開內容:「十余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仁傑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

王惠民表示,國民革命忠烈祠是祠而不是廟,主建築仿皇帝太和殿建造。右側為文烈祠、左側為武烈祠,古多以右為尊位,民主國家,所有槍桿子是為人民服務,不是為自己服務。開國烈士文人占了一半以上,抗日戰爭則武人居多。

「祠包含家族、宗族及國族」王惠民說,所以忠烈祠放的就是建造這個國家的人,及歷史過程中為這塊土地、這個國號、國旗、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而犧牲奉獻的先賢先烈。單人牌位供奉的是將軍級別;校尉級軍官刻塑成百人牌位;士官、士兵級別工整抄錄名冊納於祭祀箱內。

吉星文將軍 – 打響全面抗戰第一槍

中華民國國旗歌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

中華民國國旗歌「……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明族,促進大同。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王惠民表示,國民革命忠烈祠讓海內外的華人、遺族及這個世代的年青人知道,一個國家或民族,如果没有烈士、没有英雄,就没有辦法回顧既往,没有辦法眺望未來。

意志堅忍 忠貞為國- 戴笠將軍

王惠民強調,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有大半以上是在動盪中走過,這些先烈,不管文人或武人,在那動盪、艱難的時代,面對戰爭没有一位是說:「我準備好了。」每個革命先烈都說:「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烈士堅持國父孫中山所提出之「自由、民主及人權」,也唯有此價值中華民族才有出路及希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