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和《紅樓夢》(二)

作者:宋闈闈
清 錢維城《夏華十二種(冊)·萱花》。(台北故宮博物院)
font print 人氣: 2309
【字號】    
   標籤: tags: , ,

接前文

到康熙二十九年,曹寅子承父業,離開了紫禁城,下江南做官,先任蘇州織造;康熙三十一年,轉任江寧織造。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時,經過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寧織造府。曹寅的嫡母孫氏,當年小玄燁的奶娘,出來給康熙磕頭。康熙當時拉著她的手,對周圍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當時正是春天,廳堂前有萱草盛開,康熙手書「萱瑞堂」,賜給他的孫氏奶娘。所以,在《紅樓夢》中,賈府除夕祭祀的祠堂,就寫得筆墨詳盡,且接連兩處提到,此處有先皇御筆的匾額,還有御筆的對聯。注意!康熙皇帝御筆親賜的「萱瑞堂」,被曹雪芹幻影移形,寫到了《紅樓夢》裡,就是原著第三回提到的榮禧堂的原型!

紅樓夢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關於榮禧堂的描寫,是以黛玉的視角描寫的。金陵十二釵,真正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是林黛玉,可謂金陵十二釵之首。黛玉投奔賈府,拜見賈母和一干舅舅、舅母等長輩,經她的眼界打量,鄭重其事地寫了榮禧堂。

原文是這麼寫的:

「一時黛玉進了榮府,下了車。眾嬤嬤引著,便往東轉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後,儀門內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鑽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比賈母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正內室,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的。進入堂屋中,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後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又有『萬幾宸翰之寶』。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金蜼彝,一邊是玻璃醢。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對聯,乃烏木聯牌,鑲著鏨(zàn​​)銀的字跡,道是:

座上珠璣昭日月,
堂前黼黻煥煙霞。」

黼黻是什麼呀?華美禮服上的紋理!這句非常巧妙地點明了——織造家的身分和職業。大清聖祖學問之淵博,對臣下的親和體貼,躍然紙上!

曹寅在江南,除了繼續兢兢業業於皇家織造事務,還多了一項風雅去向,他和文人墨客交往甚廣。在此,插敘一個關於曹寅身世的軼聞。

曹寅和前明遺民顧景星,常常以舅甥身分詩文酬答,顧景星被曹寅稱為舅舅。顧景星出生於湖北蘄春,其祖籍屬於崑山大族顧氏,族中英才輩出,包括和顧景星同時期的顧炎武,從血脈上屬於同宗,這顧家一族人皆為前明死忠粉。老曹家是東北瀋陽那旮沓的,顧家怎麼會有女子嫁給曹老爹呢?於是就有一種說法,說《紅樓夢》一開篇,甄士隱家丟失的那個小女孩英蓮(也就是後來嫁給薛蟠的丫鬟香菱),這個女子的命運暗藏了曹寅生母的身世,因為顧景星在戰亂時期,曾經攜家口從湖北蘄春回到祖宅,崑山千燈的顧家,以躲避戰火。那麼這個期間,家裡也許就有小女孩被亂兵擄走,流落到了曹家,做了曹璽的妾室,生下曹寅。這個說法呢,也沒有DNA驗證,姑且存這麼一說吧。

但從顧景星的《白茅堂全集》裡,收錄的和曹寅的詩文酬答,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情親何繾綣,餞別倍踟躕。老我形骸穢,多君珠玉如。深慚路車贈,近苦塞鴻疏。」(《懷曹子清》)曹寅贈送過顧氏路費、藥資,又在其過世後,出資出版了顧景星的詩文全集。無論其中是甥舅之情,還是文人之間的情分,都反映出了曹寅在江南,和文人墨客交際深廣,愛好文學這一點,也使得他被南方文人廣為接納,相處得格外融洽,為朝廷起到了安撫地方,穩定人心的作用,對康熙大帝收服南方民心,可謂功不可沒。

責任編輯:李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說起修煉,對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不論是遠古時期黃帝的乘龍飛升,還是秦始皇、漢武帝對神仙的篤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與各朝各代的修煉者所留下的事蹟息息相關。就連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煉者有著莫大的關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與修煉人有關的地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