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不过万没法活”人民日报称太矫情遭痛贬

人气 12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8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近日有媒体揭示十年间中国大陆物价涨多少,称吃穿用都在涨价,钱不值钱了,而房价却早已涨到人们可以承受的极限。而《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驳大城市生活贵,月薪不过万没法活太矫情”引发民众大吐嘈,民众痛斥《人民日报》专与人民作对,也有人向其叫板,让官员公示财产!

《人民日报》“太矫情”论遭民众痛斥

在中国大城市的日常生活成本,是社会热议的话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大城市月薪不过万没法活。”

一成都网友发帖称︰“月薪2万只能过60分生活,月薪1万没法活。”其清单具体包括房租(2000元)、用车成本(2000元)、社交成本(1500元)、电话费和一日三餐(1000元)、探亲费(500元)、烟钱(800元)、书报费(100元)、电影及购置服装费(500元)、休假成本(500元)、保险费(1000元)、咖啡和茶的费用(300元)、手机和计算机的折旧(800元)。除去个税,2万元月薪所剩无几。

许多人表示认可这一说法。

《人民日报》的报导称,在低收入群体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人看来,“大城市月薪不过万没法活”太矫情。

该报导引述一名网友的说法称:“烟、咖啡和茶每月花1100元,比好多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都高了,还哭穷?”“地区差距还真是大,你每月2000元的车钱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工资了。都是大学毕业生,看来我该撞墙了。”

《人民日报》通篇报导试图说“大城市月薪不过万没法活”的说法“吓人”、“夸大”、甚至“极端”,引发读者强烈反响,很多民众在跟贴中表达了不满并大吐嘈。有人说,人民日报是专与人民作对的报纸!

“香浓咖啡11”:人民日报从来不说人民的心声,只要按《人民日报》说的反着思考就对了。

“一定第一”:这样的不负责的媒体越来越多了!

“擦肩的季节”:人民日报不去直视社会问题,不去面对现实社会!

“乖宝宝的幸福”:为什么要把现实说成矫情?

梦中挪威森林:“人民日报”是不是脑残啊?生活成本不高吗?

“大城市月薪不过万没法活”的说法迅速流传并在民间引发共鸣。

”JockOoc“:即使过万也买不起房啊!

毕业于南京大学的“郭亚”:如果买房,月薪不过万,万万不可以。

“匪兵甲Alfred”:真不夸张,想稍微有点尊严的活着,就得这个数。

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的“iHyacin-齐亚东”:真的是不能活!如果没有过万的工资,肯定是不能结婚,不能落户,不生孩子,只是自己吃饭的话可以,而且还没有存款应对意外情况!

“两只斑马”:人民日报以为所有人都住它报纸里那个天堂?普通百姓是没有国企机关的房补或宿舍住,没有几块钱吃好好的食堂,没有隔三差五发的超市卡商场卡交通卡,哪一样都得从工资里出!

“绿岛珊瑚”:人民日报写这文章的人,是站在体制内的角度说的,如果享受着很高的福利待遇,根本花不了自己口袋里多少钱,工资算个球!

民众“南蛮马修”则对人民日报叫板:让官员先公开财产,怎么样?

十年物价涨多少?房价早涨到人们承受的极限

近日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十年物价涨多少?100元相当于10年前30元”让读者粗略领教十年物价涨多少!

文章表示,在一项调查中,90%的人对现在物价表示不满意,认为物价太高,导致生活压力过大。

在过去的10年间,百元大钞也由一笔不小的数目,兑变到现在去趟菜场就用掉,甚至还不够。

2002年,来自湖北的陈影正在吉林工业大学读大三。2000年的11月,老家的老叔来到学校里看他。他们要了两碗面,四个炒菜,两荤两素。面条是3元一碗,挺大一碗,里面还有好几块红烧肉。

2012年,两荤两素花了114元。陈影的大学同学来长春出差,陈影在他住的宿舍附近一家中等消费的饭店请同学吃饭。他们点了两碗面,四个炒菜。但是面条的价格已经变成12块钱一碗,里面没有几块肉。他还感叹,这家面条价格还算可以了。

2002年,10斤苹果8块钱。前两天陈影去他家楼下的小超市买东西,看见好一点的红富士苹果,平均都要5块钱左右,最贵要9块钱一斤。

2000年,好大米1元/斤;2012年,普通大米3块多/斤,100元只能买到30斤大米。

2002年,北京一张加鸡蛋和薄脆煎饼果子卖一块五,2013年3月10日晚,北京街头一位摊煎饼的师傅告诉记者:“普通的六块,加火腿肠七块五。”

人们在感叹工资追不上的物价的同时,拚命想要买房保值自己的资产,然而房价却早已涨到人们可以承受的极限。媒体报导,上海普通居民买房需要支付的房款可能是其年薪的45倍以上,业内人士表示甚至更高。

北京二手房均价已经破3万元/平,新房价格也难觅均价低于2万的房子。与北京同步,全国房价在过去的10年间,也不断上涨。

北京2011年的平均租金涨幅达到13%,2012年北京房租继续上涨,仅上半年就涨了4.5%。

(责任编辑:谢东延)

相关新闻
北京楼价压不住的背后原因
大陆蒜价暴跌 从“蒜你狠”到“蒜你贱”
6月份数据解析 中国经济仍处背离状态
大陆人最想逃离城市:“魔都”上海居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