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爸爸工時超長 男童偏差行為多

王明
font print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3年0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根據德國最新研究結果,父親工作時間超長,男孩行為偏差的機會高。研究人員認為,歷來政策專注於母親的工作和家庭責任取得平衡,而給與較多的彈性,但這項研究結果揭示,政策上應獎勵父親和母親均等機會,共同分擔育兒及工作責任。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涵蓋澳大利亞超過1,400名兒童的研究發現,父親每週工作超過55小時,男孩比同齡兒童呈現較多偏差及攻擊行為,但女孩未發生相同現象。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社會現象需要深入研究,以期找出男孩行為偏差的真實原因,並設法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該研究由柏林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承辦,他們調查了澳大利亞西部母親的工作時間,研究結果與母親長工時無關,加上僅有少數澳大利亞母親工作時間極長,因此,缺乏足夠資料與父親工時相比較。

研究人員說,工作時間超長的職場文化已悄悄潛入許多行業,這應該成為未來政策擬定的基礎考量。以德國為例,2011年3至4歲兒童,15%的父親每週工作55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柏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李江紅(音譯)博士說:「這是有可能發生的,若父親長時間上班,放學後孩子們將不受監控,尤其是那些母親也承擔全職工作的孩子們。以往證據證實,父親工作上的要求繁多,包括工作時間極長,使得前青春期男孩受到父親監控,比女孩還少,男孩就可能發生異常行為。」

李博士說:「即使近年來父母與孩子相處的親子時間,其平均量已增多,但是量和品質仍待進一步提升。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亦顯示,父母想減少工作時間,並與孩子長時間相處,同時,孩子也希望父母回家後不過度勞累,並且無工作壓力。

李博士強調說,父親長時間工作與兒童行為問題相關,這是項重大研究發現,因為先前的研究針對父親工作時數相當有限。李博士說:「傳統公眾和政策上關注的面向,著重母親因工作無法照顧家庭,可能對兒童的身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這項研究結果挑戰了這種單獨的面向。不應只專注於母親,政策上更應關心父親長時間工作,對孩子產生負面情感的後果。」

他補充說,政策上應給予父親工作時間縮短的獎勵,如此一來,他們就能承擔更多養育下一代的責任。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近日出刊的《婚姻與家庭期刊》(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中。

(責任編輯:張東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單車小子很了不起,彰化縣一名陳姓學童有行為偏差的問題,幸好他遇到經營自行車旅遊的許先生願意給他機會,放手讓他看管自行車,小朋友變得認真顧車之外,還學會了特殊的騎車技巧,讓老闆大開眼界。
  • 嘉義榮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黃敏偉表示,小新因家庭生長背景缺乏關懷、讓他產生了不安全感,缺乏自信心;這時笑臉迎人的少婦,讓他有親切感,而偷藏高跟鞋的行為,主要在吸引少婦注意,希望因此得到更多關懷。
  • 家有男孩的父母注意了,許多人認為,親子關係不佳與基因及孩童本身的個性有關,但最新研究顯示,家庭環境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親子關係不良將導致男生更易出現偏差行為,影響較女生來得大。
  • 「老師,我一定得放下手上所有的工作給您打這通電話,因為我快受不了了……」話還沒說完,就聽見電話那頭梅麗帶著苦惱與無奈的泣嗦聲。她形容那個讀八年級的兒子海瑞像得了無語症一樣,回到家常常不發一言。
  • 「親子關係」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經驗。身為家長,該利用哪些機會增近親子關係呢?
  • 許多家長都認為能讓孩子在坐車過程中保持快樂心情,不論旅程長短,這是做父母的一種智慧體現。這裡我們羅列了一些能讓孩子享受坐車過程的活動和創意。
  • 有銀行業工會調查發現,八成半銀行職員平均每日加班2個半小時,但大部份都申領不到加班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認為局方難以主動調查,呼籲銀行要遵守合約精神,又鼓勵員工向勞工處舉報。
  • 經過一年讀報教育的洗禮,愈發覺得:「好文章,要跟好朋友分享;好報紙,更要廣為流傳!」
  •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8日電)嘉義縣警察局少年隊今天帶領8名行為偏差國中生至社區作公益,協助2名獨居老人打掃家園。少年隊長王豐榮表示,這8名迷途少年本性並不壞,盼他們從付出過程,激發善良本性。
  •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0日電)年少輕狂難免一時迷失,輔導有偏差行為的學生,一直是教育單位的難題。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想到好辦法,結合社區友善商店,讓少年跟著「師傅」學習,順便培養職業技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