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美食華味香/鴨料理達人 找回古早味小吃

賴友容
font print 人氣: 7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灣台南報導)華味香第4代傳人郭忠銓自許成為鴨料理達人,充分利用整隻鴨料理成多種美食外,突破傳統淬煉鴨香,也遵循古法調理,盼找回古早味的鴨肉料理,研究小吃也成為養生的好料理,他努力擦亮招牌的結果,獲選為台灣縣市十大傑出企業經理人,更是「全國優良餐廳」。

傳統鴨料理主食部分包括鴨肉飯、鴨排飯、鴨肉乾麵湯麵、麵羹、米粉羹、飯羹,還有傳承自潮州南滷經典口味的鴨頭、舌、翅、腳、內臟、米血、腸、鴨油,骨頭則熬成高湯,考上高雄餐旅大學研究所的郭忠銓,充分利用每隻蘆鴨子做出豐富料理,美味令人回味無窮。

郭忠銓立志要找回來阿公時代的料理。他透過父母回憶早期的味道,用自己的方式摸索改進,或透過父母請教辦桌師耆老,做出樣品給父母品嘗,逐步找回祖輩味道的鴨料理。像芋頭鴨是道很繁瑣的手路菜,皮與肉之間包裹一層綿密芋泥,皮酥肉嫩,香氣逼人;黃金香酥鴨以鴨油炸鴨逼出香氣,加入香草豐富味道層次。

據法國專家研究,鴨肉的脂肪量不少,但其化學結構接近橄欖油,油質清,不易結凍,不僅無害且有益於心臟,是比較健康的動物油;鴨油的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較好,並接近理想值。用鴨骨熬製鴨湯,含有豐富膠質蛋白、肌肽和氨基酸等,對人體有補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華味香鴨肉羹飄香70年,已成為新營人記憶中的美味,第3代傳人郭正明持續堅持追求食物原味,從70年代起就花大錢改善用餐的環境與衛生;交棒第4代郭忠銓即致力找回失傳的台灣美食,提供古早美味分享,父子的努力並連續兩年獲評為經濟部「台灣優質餐廳」,及「2012台南百家好店」。
  • 華味香靈魂人物郭正明,花了15年時間研究,才做出麥香天然麵條,他嚴選陽光的蘆鴨子與健康食材,搭配自製的傳統特調醬,使鴨麵被公認為新營最具代表性的台南美食,好味道飄香持續70年。「新營鴨麵」在其他縣市發現被用來作為賣鴨肉的招牌。
  • 華味香以有機的健康理念經營餐廳,用心營造典雅舒適裝潢空間,大手筆提供悠然田園的用餐環境,希望提供大酌小宴、老少咸宜,又歡樂悠閒的場所。華味香從一根扁擔挑著做早餐攤起家,擴張到目前的4家分店,70年來傳承第4代,其發展過程更是充滿傳奇性故事。
  • 寧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視攝影師兼燈光師,參與拍攝了多部著名的好萊塢影視作品,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和網飛旗下的電影。他還擔任過法輪功真相電影的攝影總監,包括《為你而來》和《永恆的五十分鐘》。艾文是一名從小修煉的法輪功學員,他是怎樣成長為才華橫溢的青年的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中國第一貪江澤民家族斂財萬億;嫡孫江志成躲貓貓起家坐擁5千億資產;江志成借毒生財,涉核酸收割;江澤民死失靠山,江志成榮登殺豬榜頭號追蹤目標。
  • 與西方基督教相關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和東方的壽星老人一樣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人物。不同於只留在傳說中的東方老壽星,每年聖誕期間,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與大家共慶聖誕。
  • 戰爭中的的神蹟,一人俘虜132人怎麼做到的?為神服務與向國家效忠,在戰場上如何兩全?懸崖上的軍醫,硝煙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傷員?
  • 出生於俄羅斯的亞歷山大‧格拉博維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發覺木雕十分迷人。大約五歲,他就對當地的禮品店中那些手工製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動物,深深著迷。他還記得他不停地問自己:「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當時,小小年紀的他一點也不知道木雕會成為他的世界,而一把簡單的木刻刀會是他在蘇聯與美國的救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