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世上最漂亮的台灣文石 美麗中有慧眼

人氣: 9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台灣是美麗的寶島(Formosa Taiwan),是顆閃閃發亮的寶石。而這顆寶石中蘊藏無數寶石,其中以「台灣文石」具有漂亮的同心圓狀,鮮豔的顏色,有單眼、雙眼、蜈蚣眼、松花樹枝、瑪瑙紋等花紋,行家稱它為「大地之眼」、「天使之眼」,日本寶石學家稱之「龍眼石」,是世界上最美麗、稀有的寶石之一。

從小就有集郵、彈珠等收藏習慣,張銘德於12年前的某一天,在建國玉市偶然發堀到如此漂亮的石頭,他愛不釋手,輾轉幾年下來,不僅與賣家熟識,也結識許多專門的原礦拋光師傅,讓他的「台灣文石」收藏越見豐富。

擁有2000多顆「台灣文石」的張銘德,曾受邀精品特展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吸引了許多文石前輩、地質學家、地球科學教授與國人的注意,也因此有了最新的研究報告於2013年8月岀爐了。

文石形成相當複雜,距今約1千萬年前,每顆文石,都由多種礦物渾然天成,粒粒獨一無二。張銘德說,以質地、硬度來劃分,黑色與彩色較軟,白色質地則硬度高,接近玉石。

目前,只有台灣與義大利有產文石,但義大利的文石沒有同心圓狀的花紋,具有同心圓狀花紋的台灣文石,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寶石。

最早發現台灣文石的是日籍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於1909年澎湖地區發現。1996年左右,新北市三峽區、桃園縣復興鄉、新竹縣竹東等地的玄武岩中,也發現同心圓狀的文石,統稱為三峽文石。

基隆文化中心以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為前導,邀請張銘德「大地之美~台灣文石」精品特展,展陳於四樓藝廊至9月27日。也感懷眾多文石工作家的付出,期以真、善、美來與世人分享大自然的神奇奧妙。

大地的神奇奧妙 台灣文石美麗的誕生
台灣文石獨具的同心圓狀花紋,文石多發現於多孔質的玄武岩中。台灣海峽因海底板塊推擠,多次熔岩流從地函噴出,因溫度急速下降,壓力降低,岩漿所含的氣體,會在玄武岩表面留下許多孔洞,地質學稱其為多孔式玄武岩。

玄武岩中的氣孔、斷層或裂隙的存在,玄武岩內的礦物質,矽、鈣、鐵、鎂、錳……,經由海水或地下水產生碳酸作用後,形成真溶液或膠態溶液,陸續沉澱在氣孔或裂縫中,不同的化學成分、顏色與礦物種類交互生成的結晶組合,而成漂亮同心圓狀的美石。

再藉由造山運動,抬升到地表,最初發現在澎湖地區,目前多分佈在新北市三峽區、桃園縣復興鄉、新竹縣竹東等地。

明朝大司馬盧若騰先生歌頌文石:「雷電追取敕神丁,冰霜琱鎪運鬼斧;惟恐神物不自主,夜半飛騰作風雨。」
 
清朝澎湖通判胡偉建先生,讚嘆文石:「幾度沉埋封草莽,一朝磨琢出風塵; 寶氣陸離威鳳舞,金光灼爍錦龍浮。」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張天津先生序文曰:「柔美如處子,躍動似奔豹;深邃恍若月,耀眼近乎日。」

張銘德表示,台灣文石來自大自然的神奇奧妙,每顆、每粒的文石都是渾然天成,珍貴的文石是台灣的驕傲,他希望將這驕傲傳給海外僑胞,讓這一股台灣文化力量,能讓僑胞對台灣更有歸屬感,也讓文化永續經營。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