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曲家王颖用电子音乐展现中国文化宇宙观

人气 19

【大纪元2014年01月03日讯】(自由亚洲电台)二零一三年年底,旅德女作曲家王颖女士作品获得欧洲最重要的电子音乐奖。王颖女士在该作品中展现了中国文化恢弘的宇宙观。一四年第一天,王颖女士为中国听众介绍了这个作品,希望为大家带来恢弘的未来。

声学在物理学发展史中的是很重要的一个学科。十九世纪末期,伴随电磁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以电磁波原理为基础的电子音乐。证实电磁波存在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可说是现代电磁学的重要奠基人。为此,在德国现在特别以他的名字命名设立的“千兆赫兹奖”。这个奖也是在当今世界在电子音乐领域中最重要的奖项。

去年年底旅德青年女作曲家王颖女士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该奖的作品奖。王颖女士的获奖作品题为《吞‧吐》,在作品中展现了中国文化中恢弘的宇宙观。为此在二零一四年第一天,记者采访了王颖女士,请她亲自为中国听众介绍这个获奖作品。

关于她的作品,王颖女士首先介绍说,“我这次得奖的作品叫做《吞‧吐》,它是为了低音萨克斯风和现场实时的电子音乐而作的。虽然表彰是说把这个表彰授予我的这个作品,但是它其实是对于我在所有的电子音乐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达到的程度的一个认可,对我的肯定。”

关于她的作品,王颖女士介绍说,“这部作品叫《吞‧吐》。吞吐的意思,它是代表了宇宙之间的浩瀚之气。因为对于整个宇宙,我是一直认为宇宙是有呼吸的。它是在呼入和吐出,在这么一个漫长的上千万年光年的过程中,它的这种恒动的能量是永远源源不断的。所以跟整个宇宙的浩瀚比较起来,首先是会有人类的渺小这个感觉。我是希望在作品中能够描写出宇宙这个庞大的气势,让人们有宇宙浩瀚吞吐的感觉。因为我们不知道宇宙有多么大,所以在这么大的一个空间,这么大的一个氛围中,你是如何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这种浩瀚之情。

同时萨克斯风它也是一种吹奏乐器,它需要在吐气的同时使乐器发声。我是在声学和物理学上结合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用音乐的手法把它们表达出来。”

关于她在作品中展现的独特手法,王颖女士介绍说,“这个作品的电子音乐部分,我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一种方法是用实时的电子音乐。实时的电子音效就是我在之前在一个叫做麦克斯的软件上把这个去编程,探索很多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在探索过程中就可以选择哪些声音是我有兴趣的,哪些声音是我可以取的,哪些声音是我需要用的。所以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选择了一些可取的声音。然后在另外一个部分,我预制好一些声音。我把声音做好,通过演奏员进入同步。这也就是演奏员在演奏过程中脚上会有一个踏板,他通过这个踏板会激发我每一个已经预制好的声音,同时他打开我在电脑编程中已经编好的软件的声音。通过这两部分的衔接和处理来他就能够达到一个非常灵活,非常音乐化的处理。”

以上是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导。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新闻
神韵:新世纪的神圣天启(下)
神韵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演出  高雄连七场爆满落幕
古镜:大法神迹在人间
仲维光:十四年见证的法轮功奇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