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縣預防性下架南僑123項產品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縣副縣長黃宏斌15日上午召開桃園縣政府查核食用油脂製造廠說明會時表示,桃園縣政府13日、14日會同衛生福利部查緝南僑化學工業公司,發現該公司以工業用途報關進口牛油、椰子油及棕櫚油等,未辦理食品輸入查驗登記,在業者提供輸出國原料油的官方證明文件之前,相關123項產品進行預防性下架。桃園衛生局表示,這只是採取預防性下架上百項商品,尚不代表商品有問題。

桃園衛生局至桃縣油脂大廠南僑化學工業公司進行調查,發現部分以工業用途報關進口牛油、椰子油及棕櫚核仁油,未辦理食品輸入查驗登記。為保障民眾食品安全,該局立即命業者關閉問題油品生產線,限期說明,並封存自102年起分別向澳洲、菲律賓進口5批牛油、椰子油22批、棕櫚核仁油3批,共30批8,241噸。同時預防性下架產製的南僑特製酥油、好友牌高級瑪琪琳、精製椰子油晶晶牌植物油等123項產品,已請業者儘速提供輸出國原料油之官方證明文件,以釐清問題產品,如果確認沒有安全疑慮,事後再允許上架販售。

黃宏斌強調,若查證違法屬實,確定有影響民眾健康之虞,將依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採取最高5,000萬罰鍰,並將生產線停產。縣府也會持續針對3,000萬以上資本額的油脂製造廠商進行查緝,徹底落實縣府保障民眾食品安全的決心。民眾若發現不法情事,也可撥打食品安全檢舉專線0800-285-000檢舉。

黑心油未爆彈接連曝光,食品大廠南僑集團遭揭露疑似混充工業油至食用油,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郁美15日證實,南僑進口了30批的牛油、椰子油等,但都不是以食品通關報驗,南僑也拿不出證明證實這些油品是食用油。

姜郁美15日上午表示,衛生局人員到南僑桃園廠稽查時,發現南僑去年及今年進口的30批油品,進口5批牛油、22批椰子油、3批棕櫚核仁油等,都標示為工業油,無法提出食品檢驗通關資料,但南僑卻交代不清楚,這些油品究竟是否是流向旗下的肥皂等清潔用品的製作上。

姜郁美提到,食藥署鎖定了數家大廠,目前頂新、正義、南僑都證實有疑慮,還剩1家未公布名字的老牌大廠,是否為下一波的未爆彈,仍難以得知。

南僑發言人陳宙經表示,了解有限,初步了解是進口報關文件誤填,就目前了解,南僑從去年到今年8月共計有12筆一級食用牛油進口,其中5筆通關文件有錯誤,引發桃園縣衛生局及衛福部查廠時認定產品有疑慮,採購人員已向澳洲供應商及官方要求相關證明文件,進行補件中。

南僑在去年底黑心油爆發時也深陷其中,桃園檢調發現南僑3年前就知道麵裡添加銅葉綠素鈉,兩年來生產1萬2千箱讚岐大膳抹茶蕎麥麵都被吃到消費者肚子裡。南僑也被查出,疑似將工業用油混入食用油中,再度重創台灣食品業。◇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