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增速快规模大 存市场风险

人气 4

【大纪元2014年10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古春秋综合报导)陆媒今天报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报告中警告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子银行业务增速过快,规模占GDP比率过高,而中国的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尤显突出,需要监管者密切监测。最近,穆迪发布的首份中国影子银行季度报告显示,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大,而且信贷规模迅速扩大、过于集中,市场存在重大风险。

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突出

陆媒华尔街见闻10月2日报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日在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表示,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子银行业务增速已经超过传统银行业务,总值超过7万亿美元,规模占GDP总量的35%到50%,年增长率超过20%,这样的问题在中国显得尤为突出,需要监管者密切监测。

所谓影子银行,是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中介,其业务类型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相似,但大多数不受监管。影子银行主要包括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结构化投资工具和私募基金。

IMF报告认为,中国影子银行的融资增速已经接近银行信贷增速的两倍。银行通过委托贷款为贷方与借方安排信贷的信托贷款,无需银行承担任何风险,这种形式的信贷安排在中国占有很大比例,却游离于高度监管的银行系统之外。

影子银行或带来系统金融风险

报导认为,当初美国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影子银行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这一部分业务的监管缺失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影子银行非常依赖于短期资金,当投资者要求收回资金时,很可能会带来资产抛售、价格螺旋下降,将会对金融系统带来更广泛的风险。

中国的影子银行的快速膨胀始于2010年,那时中国政府出于对银行信贷和通胀的快速增长,对传统银行系统施加了很大的限制。这一干预放缓了传统信贷的增长,却使影子银行业务迅速扩张。

穆迪:中国影子银行市场存在重大风险

陆媒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9月23日报导,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近日发布首份中国影子银行季度监测报告称,截止到2013年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高达37.7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66%。由于信贷规模迅速扩大且存在过度集中问题,市场仍存在重大风险。

穆迪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信用总监Michael Taylor表示,中国经济的相关杠杆率仍呈上升趋势,当前来自房地产行业敞口风险呈上升趋势,房地产和基建业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全部信托贷款敞口的占比高达三分之一。

“敞口”是金融风险中的一个概念,指在金融活动中存在金融风险的部位以及受金融风险影响的程度。

报告称,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现已成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负债水平增长的主要引擎。由于理财产品通常期限较短,80%期限短于6个月,但其所对应的资产如房地产通常期限更长,因此其抗风性的能力更为脆弱。

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或源于中国

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的关注有所增强。9月29日,世界资深经济学家们在一年一度的《日内瓦报告》中警告说,低经济增长和高负债的“危险结合”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产生新一轮危机。而中国和“脆弱国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阿根廷、智力、土耳其和南非)或成为这一轮危机的源头。

资深经济师指出,中国负债和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217%。这一比例高于许多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负债水平在“脆弱八国”内也持续上升。这些国家发生负债危机的可能性极高。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李克强报告释信号 专家预警房价一夜生变
金融危机3个引爆点难捂 中共央行喊要守住底线
第一张骨牌将倒 中国金融系统到全面崩溃边缘
英媒:2014中国三大问题或致前所未有动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