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克服異樣眼光 台女勇於追夢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6日電)「在天空中,每個人都一樣,只要勇敢就可以飛翔」,從4歲起某一天因為不知名的原因癱瘓後,林欣蓓走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反倒走遍十餘國,一步一腳印、勇敢追夢。

「在4歲的某一天,醒過來就發現自己不能走路,醫生也查不出原因,只說這樣的情況10萬人中只會出現1人,這樣也算是一種幸運吧!」當時還不懂事的林欣蓓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永遠不能走路」的事實。

直到念小學時,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尤其是母親天天推著輪椅帶她到學校上課的途中,往往要面對他人異樣的眼光、言語,甚至還有人對著林媽媽說:「不要跟掰咖在一起」,母親的委屈看在林欣蓓的眼裡,暗自下定決心:要過跟一般人的生活。

所以,即使家裡很保護,甚至父母也表明願意養她一輩子,林欣蓓還是跟一般人唸書、工讀,甚至比一般同齡的青少年還早融入社會。

對於林欣蓓來說,雖然行動不便,但更希望出去走走,她說:「每個人心中的夢想不同,我就希望有能力時就多出國看看,出國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動力,旅行則是工作疲憊之餘,治療我的方式。」

林欣蓓20歲時,拿著打工賺來的一萬多塊,就邀集同學一起到香港自由行,甚至比家裡的哥哥姐姐都還要早出國旅行,她說,本來以為帶著輪椅出國很不方便,但實際去做,才發現不要害怕別人伸出的手。

舉例來說,在香港主要以地鐵作為交通工具,但不是每個地鐵站都找得到電梯,有時就必須要靠他人幫忙上手扶梯,香港經驗讓林欣蓓更有勇氣到世界旅行,只要蒐集好當地資訊、有人同行,她就可以勇闖世界。

經常在臉書上分享遊記的林欣蓓,在偶然的機會中與企業合作,把自己的挑戰延伸到全世界,在1個月內踏遍京都、大阪、泰國、奧地利、德國、法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紐西蘭、帛琉,體驗很多人都沒有體驗過的人生。

林欣蓓常說:「這是場白日夢」,但這場白日夢,卻讓她擁抱了許多感動。

在德國,林欣蓓在路上遇到一座很大的音樂廳,想進去一窺究竟,恰巧在門口有一位長得很像貝多芬的伯伯,雙方比手劃腳地溝通,才知道伯伯也有一個不良於行的兒子,當拍攝結束,伯伯親了林欣蓓的額頭一下;林欣蓓說,在旅行的路上,很多願意伸出援手的都是陌生人,帛琉的原住民、巴黎的路人,每個國家帶給我的溫暖力量,是支持她走下去的動力。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吃了什麼、買了什麼,而是遇到了什麼人」,林欣蓓說,這趟旅程中嘗試了滑雪、飛行傘等,之前會擔心遇到障礙的運動,但飛行傘的教練告訴她:「在天空中我們跟一般人一樣,只要勇敢就可以飛翔」;在微電影推出後,也有很多網友捎來鼓勵的訊息,也讓她相當感動。

林欣蓓說,難過只會讓人停滯不前,其實她現在跟一般人一樣生活、旅行,除了像她一樣坐輪椅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目標,身心健康的朋友,更應拿出勇氣,追求自己的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