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國畢業生面臨的窘境

編譯/溫婧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學校文憑不值錢、畢業等於失業的現象,不只發生在台灣,目前英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看看台灣、英國有哪些有意思的異同之處吧!

專攻政治和社會學的史瓦頓(Alexzandar Swatton),也是一名企業老闆、作家。他提出了他的疑問:有許多人說,「勤奮學習,上大學,找到工作」。如果勤奮學習和努力工作能得到相應的回報,那麼為什麼政府卻無法讓這一切可行呢?

史瓦頓想像自己是一名剛拿到高中畢業證書的18歲少年,思考自己在當今的英國,該選擇從事什麼工作?做為一名榜樣學生和市民,他必須接受以下這些「事實」:

• 我必須擅長數學和科學 —— 因為,很顯然,任何其他學科或創造力都是無用的,它們無法為這個國家做出貢獻、提高GDP或經濟效益。

• 我必須擅長考試 —— 因為,當然了,這些就和真實的生活一樣,所有事情都取決於這2小時的考試,它將決定我未來的結果。

• 我必須接受不斷漲價的大學學費和貸款—— 我們不像那些制定政策的人,他們當年接受教育的成本和今日差距之大。

• 我必須接受無薪實習、積累工作經驗——事實上很顯然,拿工資是不必要的。我必須接受這種做法,因為它有助於社會流動。

• 我必須接受不定期合約的part time工作。

• 我必須接受停滯的工資,若按實值計算,就是下降的工資。

• 我必須接受超長的工作時間。

• 我必須接受比每年通膨和工資上漲還快的交通成本。

• 我必須接受不斷上漲的房租,花更多錢在日常生活開銷。

以上所述,以任何標準看,都不是一個好的經濟前景。它突顯了當今年輕人所面臨的荒唐困境,怪不得我們的國家停滯不前。

史瓦頓還提到,當今英國考試系統中的問題,並建議政府官員應該好好思考,不該僅僅為了上新聞頭條而推動改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英國教育的大臣邁克爾•高夫(Michael Gove)近日承諾,將會恢復教師在教室裡的權威,放鬆有關教師可以和學生做身體接觸的規定,允許教師教訓那些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同時增加對允許孩子逃學的家長的罰款。
  • 近日的一項研究發現,英格蘭超過半數的中小學生都認為功課太簡單了,而且持這種觀點的學生在近三年裡明顯增加。教育界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前任工黨政府太看重目標了,導致學校採取應試教育,而不是增加課程難度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
  • 近日的一項調查顯示,49%的家長認為,為了維持課堂秩序、對違反紀律最嚴重的學生構成威懾,應該讓教鞭重新回到課堂,甚至有五分之一的中學生支持使用教鞭或者打手掌。
  • 英國政府計劃投資6億鎊,在英格蘭建立100所新型的自由學校,其中至少12所將成為數學專業學校,培養數學人才。這些學校將與一些頂尖大學的數學專業掛鉤,使用特殊的教學大綱,擁有自己的預算,不受地方政府管轄。
  • 近日,英國教育大臣高夫表示,他推行的中小學改革需要實行十年之後,英國學生在國際學生排名的成績才會出現進步。
  • 近日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一些大學畢業生的素質較低,英國有兩成公司的老闆更傾向於聘用中學畢業生。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重要。」但在某些情況下,缺乏科技作為媒介的知識確實難以想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張俊彥教授研究團隊,日前以「小油坑虛擬野外考察系統」,建立虛擬環境,可利用在飛行員、外科手術訓練,虛擬中可無限次重來;研究也指出,高中女生在虛擬環境中的學習效果比男生更好。該研究成果已刊登在《英國教育科技期刊》。
  • 英國著名中學Wellington College校長Anthony Seldon近日在《每日電訊報》撰文指出,現代社會提倡的張揚個性價值觀為禍不淺,傳統價值觀的復興迫在眉睫。
  • 據網絡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晚6時15分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宣佈,教育團體可自行決定是否開設國民教育科,並且取消三年推行學科的死限,「希望教育回歸教育。」作為香港的特首,梁振英明知美化專制的所謂「國民教育」是毒樹之果,是有毒食品,卻沒有全力禁絕,而搞個模稜兩可的「自行決定」。
  • (大紀元記者李瑩倫敦採訪報導)10月19日,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市中心一所叫作皮姆利科學院(Pimlico Academy)的中學校內,向來自倫敦教育界的上百位代表,宣佈了他的雄心計劃,要在2020年之前使倫敦在教育上,成為世界領先的城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