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OBU鬆綁 台國銀財管業務利多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30日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大幅放寬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業務及產品上架種類。銀行業者表示,國銀與外商銀行在商品選擇上起跑點拉平,有助於推動財管業務急起直追。

永豐金控旗下永豐銀行財富金融處處長韓志宇表示,相較過往外商銀行以跨區域、跨市場、多元金融商品優勢掌握財管大半江山的情況,國銀現在已拉齊起跑線,加上國銀 OBU尚具有適地性等多項優勢,未來開拓財管市場,甚至比外銀更具彈性。

韓志宇舉例,外銀引進台灣的金融商品,多必須考量其總部的要求,例如一定的信評等級條件等,但是國銀從台灣本地出發,商品的規則彈性自然較大,可挑選的商品種類比外銀更多元,而外銀原本商品豐富的特色,在金管會放寬國銀 OBU相關條件之後,外銀的優勢已相對不如過往。

此外,國銀營業據點網絡較外銀完整、綿密,也是一大賣點;韓志宇表示,國銀分行遍布全台,可以深入各區域提供服務,加上與客戶長期在新台幣財管領域互動,彼此的溝通方式、使用的語言已經很熟悉,現在增加多種外幣商品選項,更能協助客戶妥善配置資產,也便於國銀開發新客群。

同時,多數國銀為金控的成員之一,透過集團跨售,還可以推出符合客戶需求、高度客製化的商品,例如由同集團投信規畫基金產品,並透過銀行的平台進行銷售,產品設計也會較符合客戶期待。

台新金控旗下台新銀行理財商品處副總經理陳麗姿也認同,OBU上架商品種類增加,對於爭取財管客戶確實相對有利。

陳麗姿指出,雖然外商銀行相對具有跨國產品的資源,但台灣客戶對外商銀行而言,資產規模不夠大,就算是私人銀行的服務,也多以標準化的禮遇為主,無法做到個人化的貼心服務;反觀國銀手中握有高資產客戶從企業到個人一條龍的金流資訊,讓國銀有更多的服務機會。

陳麗姿認為,尤其是中小企業主常見公司與企業主使用同一帳戶,國銀除投資理財外,可以提供例如信用卡等的周邊權益,加上國銀不若外商銀行有集團背景,在選擇理財商品時可以以更開放的平台選擇對客戶有利的商品,反倒對推展業務更有彈性。

陳麗姿表示,主管機關對於OBU的開放最大的意義,是讓國銀在產品上與新加坡、香港等地差異縮到最小,未來國銀在爭取境外這批「國際人」客戶時,更有機會發揮自身實力,不再因為客觀條件限制而徒呼負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