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唾手可得

作者: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763
【字號】    
   標籤: tags:

「唾手可得」的意思是往手上吐唾沫,很容易。比喻極容易得到。

這個成語出自《新唐書‧褚遂良傳》。唐朝初年,高麗發生內亂,告急求救,太宗想親自掛帥,率兵進攻高麗。群臣都勸皇帝不要親征。褚遂良勸太宗:「出征萬一不勝,勢必再興兵;再興兵,則士兵怨恨;隊伍情緒不穩,則勝敗難料了。 」

太宗猶豫不決,褚遂良又上疏:「請讓我用身體來作個比方:京城,相當於人的心腹;四方邊境,相當於人的手足。只要派遣一、二名驍將,帶領精銳士兵十萬人,唾手可取。過去侯君集、李靖都是平常人,尚且能戰勝高昌、突厥。從前跟隨陛下打天下的勇士武臣,雄風猶在,浩氣尚存,只要陛下發出命令,隨時可以出發。」

太宗銳意蕩平遼東,不理會褚遂良的勸諫。他說:「我知道這個道理,去本而就末,舍高以取下,釋近而之遠,三者爲不祥。討伐高麗正是這樣。那裡的人正引頸待救,這正是高麗的滅亡之時。」

之後,太宗親自率領三軍進攻,很快平息了高麗內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逍遙遊〉中,莊子舉了一個鵬鳥高飛的寓言,說明人要先懂得「適性」,才能知道自己也有天生的長處,不會一味羨慕別人。在這個寓言中,莊子談到北海有一種鯤魚,大得不得了,後來這種魚變成了鵬鳥。鵬鳥也是非常地大,奮力飛起來的時候,張開翅膀像懸在天邊的雲。
  • 這個成語的來源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出自《景德傳燈錄.趙州東院從稔禪師》:「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因堅決主張抗擊金兵,被免去了官職。陸游回到了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整日在家讀書,打發時間。
  • 陳寔生於東漢時代,為人處事平和公正。陳寔退休後,鄉民們互有爭執時,都會找他來評斷裁決。有一次,夜裡有一竊盜潛入他家,躲在屋頂的橫木上。
  • 太尉賈充勸夏統來自己身邊做官,被夏統謝絕了。賈充不甘心,他將士兵排列成莊嚴的隊伍,吹著響亮的號角,從夏統面前走過。
  • 有一天,齊景公問晏子:「治理國家最怕的是什麼呢?」晏子回答說:「最怕社廟裡的大老鼠。」
  • 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
  • 戰國時,齊宣王想招納賢士,便把淳于髡(音昆)找來。淳于髡是當時的賢士,為人正直善諫,齊宣王讓他幫助推舉人才。
  • 這個成語出處有二。其一,秦王向魏國發動進攻,魏王命信陵君為上將軍。信陵君率魏、齊、韓、楚、燕、趙六國聯軍,大敗秦軍於黃河南岸,並乘勝追擊,直逼函谷關。
  • 劉巴是三國時代零陵人。曹操據有荊州後,派劉巴去招納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但三郡不久被劉備所得,諸葛亮勸劉巴歸附劉備,劉巴說:「我受命而來,不成當還,理應如此。足下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