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4大陶藝展之一 陶瓷3D列印臺灣首見

人氣: 8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4年05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是全球四大陶藝展之一,在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舉行,有來自21個國家,共58位國際大師一同參展。市長朱立倫12日參觀在臺首次呈現的「陶瓷3D列印機」,他驚嘆在高科技的輔助下,陶瓷能一件件快速製作完成。

「201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即日起至10月12日止。朱立倫表示,陶博館這幾年經營越來越成功,已成為全世界陶瓷工藝的領頭羊。他對於3D列印應用在陶瓷工業,十分感興趣;並實際操作結合科技影像的數位拉坯機,親身感受製作陶藝的樂趣。

新北市長朱立倫(右)12日上午到鶯歌陶瓷博物館,參觀2014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對於3D列印應用在陶瓷工業,十分感興趣。(新北市政府)

「201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即日起至10月12日止。今年首度展出陶瓷3D列印技術,由比利時設計團隊「開展工作室(Unfold)」引進。(鶯歌陶瓷博物館)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林寬裕表示,201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策展競賽,由南非策展人法國籍的溫蒂‧葛爾絲(Wendy Gers)策劃「新陶時代:藝術‧設計‧數位趨勢」以陶藝結合其他藝術領域的創作趨勢,獲得評審團青睞,從8件策展提案中脫穎而出。她邀集全球5大洲,包含臺、英、德、法、義、美、墨、澳、南非、日、韓等21個國家,展出共計73組件作品。

「2014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新陶時代-藝術‧設計‧數位趨勢」為主題,展覽個子題之一「全球在地化認同」區。(201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官網)

「2014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2014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新陶時代-藝術‧設計‧數位趨勢」為主題,共有四個子題:一、 「全球在地化認同」:泥土是一種功能多元且可塑性高的媒材,透過它,個人特質的表述得以登上世界舞臺。此區作品反映出參展藝術家所屬的多元文化,與其社會政治的語境。

「2014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新陶時代-藝術‧設計‧數位趨勢」為主題,展覽個子題之一「陶瓷破片、升級再造、回收利用」區。(201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官網)

二、「陶瓷破片、升級再造、回收利用」:此區作品喚起了種種肩負社會責任的實踐,如升級再造、回收利用、賦予陶瓷破片新價值等,並且提醒我們不可輕忽生活的協調性。

「2014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新陶時代-藝術‧設計‧數位趨勢」為主題,展覽個子題之一「3D列印和電腦數控陶藝」區。(201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官網)

三、 「3D列印和電腦數控陶藝」:此區聚焦於站在陶藝創作數位變革第一線的藝術家與設計家,他們運用3D列印與電腦數控機器來探討全新的技術,質問陶藝未來發展的方向究竟為何。

「2014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新陶時代-藝術‧設計‧數位趨勢」為主題,展覽個子題之一「數位材質」區。(201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官網)

四、「數位材質」:此展區以多媒體與動態影像作品為主架構,呈現前所未見的全新觸覺與知覺體驗,作品不僅融合數位科技,更運用這些工具提出關乎陶瓷、藝術、社會的詰問。

林寬裕表示,擁有200多年製陶歷史的鶯歌地區,是臺灣陶瓷產業重鎮,近年來地方陶藝工作者漸漸從過去傳統產業轉型為藝術創作、工作室等經營模式,深厚的陶瓷文化結合豐沛的創作活力,呈現出臺灣陶瓷的豐富面向。加上鶯歌陶瓷博物館積極辦理國際展覽及教育推廣活動,更讓鶯歌成為臺灣陶藝面向國際的窗口與舞臺,累積豐碩的藝術交流成果。

「文化是最能跨越國界、突破各種政治經濟限制的軟實力」,林寬裕表示,今年臺灣陶藝家有12位,並有法國、南非的參展陶藝家到館駐村創作,直接與在地文化互動,不僅讓民眾看見當代陶藝的創作思維及宏觀角度,同時也讓國際友人體驗臺灣優質藝術文化及多元豐富的創意。

(責任編輯:孫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