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漁民呵護 綠島鐵炮百合顯風情

人氣: 16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9日電)曾經與大海搏鬥的打魚郎陳夫川,上岸後「拈花惹草」,讓綠島鐵炮百合再顯風情。他說,百合不畏強風吹襲的性格就像漁民。

4年前,綠島原生種的鐵炮百合,僅剩下危崖陡壁才能覓到芳蹤,經由台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和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協助復育,今年5月鐵炮百合已恢復昔日風情。

綠島文史工作者林登榮說,綠島「鐵炮百合」多年來受到島嶼開發,農耕地減少,商人大量收購百合鱗莖製成藥材,導致過去處處可見的原生植群大量減少。

台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表示,為挽救鐵炮百合,於民國100年開始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協助,讓在地住民一同參與復育計畫,年底前將完成果莢採集超過400個以上,復育「鐵炮百合」5000株原生苗,現在已完成3000多株。

林登榮說,原生種「鐵炮百合」果實成熟後會裂開,種子不易落在土裡生長,必須藉由人工在果實開裂前採集,同時進行復育棲地的整理,提高「鐵炮百合」野外復育的成功率。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協助媒合人力,協助20位綠島在地住民加入綠島「鐵炮百合」復育工作。

曾經是與大海搏鬥的打魚郎、60歲的陳夫川笑著說,年紀大了,不再下海,改成「拈花惹草」,「鐵炮百合」象徵著綠島捕魚郎不畏強風吹襲與堅強的性格,希望透過復育「鐵炮百合」,將此精神傳承給下一代,也讓落實環境保護的觀念,在綠島年輕人心中萌芽。

另外,53歲李惠珠、62歲鄭陳石花與53歲王李芳芬也表示,將植株視為自己孩子,早出晚歸,細心呵護,每次看著一點點的長大,就不覺得辛苦,心情也會跟著快樂,孩子與孫子們都說自己變得年輕許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