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環保署長訪德 盼發展交流合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5日專電)中華民國環保署長魏國彥率團於4至6日在柏林參訪。他表示,與德國聯邦環保局、環境部和德國地質研究中心及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主管深入會談,了解到未來可合作的方向。

魏國彥指出,環保署與學界人士訪德是7月以來第3波出訪。代表團7月到澳大利亞和吉里巴斯、8月到美國、9月到德國訪問,連結這些雙邊關係的發展,可發展成多邊的合作關係。

在德國聯邦環保局(Umweltbundesamt),魏國彥與碳交易司長南特克(Hans-Juergen Nantke)除了就德國碳排放交易制度交換意見,也談到地熱開發問題。

魏國彥表示,台灣在4月間啟動「國際環境夥伴」計畫。聯邦環境局官員在會談中提到德國的「國際氣候計畫」,未來台德在節能減碳和環保方面可加強合作。

在接掌環保署之前,魏國彥擔任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他表示,代表團參訪的德國地質研究中心(Deutsches GeoForschungszentrum)是地學研究科技整合的代表。環保署與德地質研究中心在二氧化碳地下封存、地熱開發及天然災害預警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已合作多年。中心所長胡特(Prof. Dr. R. Huettl)9月中旬也將到台灣訪問。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Institutfur Klimafolgenforschung)是從地球系統的概念研究氣候變遷的根源和影響。中心所長謝倫胡伯(Prof.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與魏國彥就這方面的研究交換意見,並親自陪同訪團參觀Telegrafberg科學園區。

魏國彥5日晚間接受中央社記者訪談時指出,台灣的環保實力已獲歐美國家的認知。包括台北市垃圾分類的成效,以及空氣汙染防治基金和水汙染防治基金的設計和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管理,都是新興開發國家可借鏡的經驗。

他認為,歐美先進國家在這些方面其實可以吸收台灣的能量,與台商合作,共同開發在東南亞等地區的商機。

訪團6日將前往布蘭登堡邦的能源村費德漢(Feldheim)參訪。這個德東地區的小村莊發展再生能源,不僅電力自給自足,還可售電給電力公司。另外,太陽光電板工廠在此設生產線,也提供居民就業機會。費德漢的再生能源設施,包括有43座巨型風力發電風車、處理種豬場豬隻排泄物的沼氣工廠、用木屑和農作廢料生產生質能(biomass energy)的工廠,以及占地廣大的太陽能光電場(photovoltalkpar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