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兒皮膚病的根源

作者:胡乃文(臺北上海同德堂中醫師)

三個月大的寶寶。(Fotolia)

人氣: 150
【字號】    
   標籤: tags:

皮膚病,包括「癢疹」、「水痘」、「潰瘍」……等。先不看其它皮膚病,僅是癢疹就又包括了蕁麻疹、濕疹、乾癬……等等。以現代的醫學看法,每一種病情,都是不同的病源所引起;當然,不同病源,應該有不同的處置方法,應該使用不同的藥物治療。試看現代醫學處理的方式,如果已經用了止癢劑、抗生素和類固醇後,那病情仍然不見好轉,能想到有其它更好的方法處理嗎?

小孩皮膚病問題跟成人一樣,病情有非常多的種類。就單純的「癢疹」來看,都有太多問題難以解決;例如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等。

皮膚過敏起小粒的癢疹,例如,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是屬過敏於飲食或環境所致,而發於皮膚的;脂漏性皮膚炎是皮膚毛囊脂肪組織的病變。它們的命名精準,但起病的原因都不是完整的明白,遑論治療。

多種皮膚問題
古中醫有詳細記載

古時的傳統中醫,存在有很豐富小兒皮膚病的治療記載,卻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名稱。

傳統醫學中,皮膚病大部份被歸類於「痘疹科」和「外科」。例如《醫宗金鑑•痘疹心法》所描述的「瘙疹」、「癮疹」、「百日瘡」等,跟現代的皮膚科的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脂漏性皮膚炎症狀類似。還有,《醫宗金鑑•外科心法》的「白屑風」、「四彎風」等症狀也類似這些皮膚病。不過,那些只是症狀相類似,可它們的病因,中西醫學概念卻大相徑庭。

舉個例子,《醫宗金鑑》中有「瘙疹」、「蓋痘疹」、「癮疹」、「溫疹」,指出它們是毒引起的。什麼毒呢?

中醫的想法,肺主皮毛;皮膚的病情,就在肺中找原因。因此,瘙疹、癮疹等,是潛伏在六腑中的胎元之毒,感天地邪陽火旺之氣,自肺脾出,因此多有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淚汪汪、眼胞浮腫,發燒幾天後就在皮膚上長出桃花色的疹子;這些都和異位性皮膚炎等病情類似。

工業快速的發展,現代生活的環境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化學物品。(Fotolia)
工業快速的發展,現代生活的環境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化學物品。(Fotolia)

化學品充斥生活中
由於工業的發展快速,現代生活的環境和古時非常不同。皮膚接觸的、口中吃的,連呼吸的空氣都不同了,發病狀況都變異得滿厲害。

從前,不可能接觸到化學香精配方的肥皂、沐浴乳、洗髮精等等,以前不可能吃到化學配方的調味牛奶、化學配方的嬰兒奶粉和摻有塑化劑的食品、飲料等。以前更是接觸不到那些使用荷爾蒙催出的牛奶、雞蛋、肉、魚……,而現在這種量產食物、量產食品環境的變遷,令人們發病的狀況都和古時那些嚴重「疹」的病情相似了。工業污染、水污染、飲食污染、飲食添加物……都是早期不會碰到的事情。

孕婦的身心健康也影響著胎兒的健康。(Fotolia)
孕婦的身心健康也影響著胎兒的健康。(Fotolia)

皮膚病與體質有關嗎?
還是中醫的那個老理論,從「肺」來診斷。因為,肺主皮毛;肺乃嬌臟,嬌嫩的器官。嬌嫩到冷了不行、熱了不行、濕了不行、燥了不行;所有的環境,包括天氣、房間、生活習慣都一樣,也包含母體懷孕時的環境;偏冷了患肺病、偏熱了患肺病、偏濕了患肺病、偏燥了患肺病;肺所主的皮毛也跟著生病,甚至孕婦嗜吃各種海鮮也都令小孩得異位性皮膚炎。

根治皮膚病,需重視「治病」與「療病」
皮膚病情需從「肺病」著手。中醫治療「肺病」,因為知道它不能受冷、不能受熱、不能受燥、不能受濕,就是找出「平衡」的治療模式。

中醫治療方法,重視兩個階段,那就是「治病」、「療病」。

1.治病
就是把病人所患的病症給理順了,這時是處在「治已病」的階段。

用四診的方式,診斷出病情的「寒、熱、虛、實」,通過「寒病處以溫法、熱病處以寒涼方、燥病可以潤燥的方式平衡它、濕氣就用祛濕利濕」的法則。總之,就是「平衡治病」。

傳統中醫對小孩皮膚病都有一定的理論和治療的辦法。例如遍體粟米狀疹子,它的病因是:胎兒在母體中受到「血熱蒸」,出生後又遇「涼風」所致。有「瘙疹」、「爛衣瘡」、「百日瘡」等多種病症,都只要調養得宜,不必治療。還有一種叫「蓋痘疹」的,就是出了痘瘡之後發生遍身疹子,赤色癢漸漸形成像雲片似的,類似現稱之「蕁麻疹」的,是由於風熱所致,可用「加味消毒飲」治療。

另外,由於心火灼肺又兼有風濕形成「風濕毒」,表現在皮膚就是隱隱疹點,和現代叫做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相類似的「癮疹」,發的時候多癢,紅赤色,隱隱於皮膚之中。可以先用「加減羌活散」疏風散濕;之後,繼續用「加味消毒飲」以清熱解毒;只要表裡都清了,癮疹就痊癒。

2.療病
治好了病,就要療病;用調理的方式,讓患者的病體體質改正過來,成為不再容易生病的體質,已經屬於「治未病」的境界了。其實,所謂的「根治」,講求的就是這種「治未病」的境界。

達到治未病,根治小孩的皮膚病,讓孩子完全脫離病苦,是醫生和家長最迫切的願望。但是,絕對不能只靠醫生的藥方子,必須靠患者和家庭的合作。

科技的發展 被遺忘的健康風險
前面已經說過,人們現在所接觸到的環境,包括吃的、用的、皮膚表面碰到的,還有大口大口吸入的空氣,都已嚴重的發生變異了,如果知道如何避免接觸這些惡劣環境,就可以完全不受皮膚病的荼毒。

人,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無論何種過敏,都是人身體的本能,它遇到不好的環境,人體發生反應是為了避開那個不好的環境。噴嚏、咳嗽、腹瀉、嘔吐都是為了排掉那個不好的物質;那麼皮膚過敏的現象呢?同樣,是為了避免過度接觸那些不好的環境。

現在有那麼多的各種過敏病情,是不是該檢討,應改變現今這個科技時代對人們沒有好處的「進步」?@◇

責任編輯:羅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