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故宫再现皇帝新年第一杯“屠苏酒”

钟元台湾台北

人气 220

【大纪元2015年01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今年迈入建院九十周年,隆重推出“屠苏酒-皇帝新春的第一杯酒”特展,9日记者会现场再现两岸久已失传的“屠苏酒”,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副院长何传馨、金门酒厂董事长林德恭等人举杯向各界贺岁拜年,并祈愿国泰民安,愿诸君年年有余、长寿健康。

古人元旦饮“屠苏酒”

每年元旦(黄历新年)子时,乾隆皇帝会在养心殿东暖阁举行开笔仪式,迎接新年到来。以代表国家稳固的金瓯永固杯饮用“屠苏酒”,点燃玉烛长调烛台上象征风调雨顺的蜡烛,再持万年青笔写下新年祝愿的吉语,并翻阅是年历书,祈愿国泰民安。仪式中的金瓯永固杯是乾隆为开笔仪式谕令创制,而元旦饮“屠苏酒”,则是承袭流传已久的年节习俗。

古人元旦服用屠苏酒除了迎接新岁来到,全家还可辟除疾病与瘟疠,也有延命长寿之意。屠苏酒始见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历代医书亦有类似记载,说明屠苏源自华佗药方,其配方随不同医书有七味或八味药材的区别,用量比例也不同,《肘后备急方》中记以大黄、川椒、白术、桂心、桔梗、乌头、菝葜七味药材;另有医书加入防风为八味;《本草纲目》之八味药方则改白术为赤小豆。

“屠苏酒”制作方法大致为除夕时将大黄等药材装入绢囊,悬挂于井底,元旦取出,入药材于酒中,全家人由年少至年长,向东饮之。现今日本仍承袭这项传统,制作方法上不再需要悬挂于井中,改以药材细切后如茶包包装的屠苏散替代,于除夕夜时浸泡酒中,元旦早晨全家团聚时,来饮用“屠苏酒”。

“屠苏”象征年节及长寿,故常出现在迎新送旧的新年诗画中,例如姚文瀚〈岁朝欢庆图〉,绘出盛有屠苏酒之金瓯永固杯为长者上寿的新春时刻。元旦举家团聚欢饮屠苏,冀望一家老小在新的一年无灾病,几经流传,遂成为古人重要的迎岁风俗;其由少至长的特殊饮用顺序,除了为幼者贺岁,更有为长者延寿之意。

“屠苏酒-皇帝新春的第一杯酒”特展

屠苏逐渐成为岁朝年节以及长寿延年的象征,成为诗词意象或绘画题材。“屠苏酒-皇帝新春的第一杯酒”特展,以“屠苏酒”为题,分为“说屠苏”、“写屠苏”、“饮屠苏”等三单元,自即日起展至3月25日,在故宫正馆208陈列室展出,展出院藏乾隆、嘉庆时期清宫中与屠苏有关的典籍、书画与器物,介绍屠苏酒的典故与象征意涵,同时呈现与屠苏相关的清宫酒器之美。

“说屠苏”单元

“屠苏”二字之由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二说,一云:“苏虺,鬼名。此药屠割鬼爽故名。”以屠割苏虺鬼而得名;或云草庵名,屠苏即草庵,旧说以推广此药方之人居于草庵中,因不知其名,故以屠苏名此方。另有取其“屠绝鬼气,苏醒人魂”之意,而名“屠苏”。

“写屠苏”单元

“屠苏”象征年节及长寿,故常出现在迎新送旧的新年诗画中,如清董诰《调律饯腊》册中写录乾隆六年〈辛酉除夕〉诗,就有“屠苏兼饮至”等语。为庆贺乾隆八十寿辰,金简集御制句作篆印之《元音寿牒》册,录〈乙丑元旦〉诗中 “屠苏延寿玉为觞”,代表长寿延年。

嘉庆年间,董诰《履端纪丽》与《饯腊迎祥》册中,分别有〈屠苏欢饮〉及〈屠苏介寿〉二幅以“屠苏”为年节与长寿意涵的画作。还有姚文瀚〈岁朝欢庆图〉,绘出盛有屠苏酒之金瓯永固杯为长者上寿的新春时刻。

“饮屠苏”单元

乾隆皇帝用金瓯永固杯喝下新春的第一杯“屠苏酒”,在御制新春诗中则看到“屠苏延寿玉为觞”、“玉爵屠苏百礼洽”等句,可见除金瓯永固杯外,玉制酒杯或玉爵都是清宫在年节宴庆时,饮用屠苏之酒杯,象征长寿之意。

乾隆时期内府制作金属、玉石材质的各种杯子,如高足杯、耳杯、爵或杯盘组等,造型或洗练或繁复,且依据材质特性,饰以珐琅、雕刻各种装饰,展现宫廷器用的精致华美,感受“屠苏杯里酒余醇”的新春喜庆。
责任编辑:林诗远

相关新闻
台湾体现中华传统 陆客最爱故宫
组图:台湾故宫推“大英博物馆百品特展”
台文创品遭侵权 教委会要求故宫提讼
迎接2015年  台故宫推花器玉器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