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技職朝向國際移動力 5年內全台普設實驗室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莊麗存台灣台北報導)「打破成績好讀高中,成績不好讀高職的迷思」,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國際移動力」的人才培養,不只是頂尖大學,技職體系也要跟上,未來將投入新台幣6‚000萬元用於「創意自造」5年計畫,5‚000萬元用於「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計畫。

吳思華23日到新北市多所學校視察技職教育,參訪鶯歌工商「創意設計學院」,宣布技職教育創新向下扎根5年計畫,他認為,國中端職業試探很重要,未來5年將編列1.1億元,各縣市至少一所高中建置創客實驗室,希望教育經費編列管理辦法順利修法,年增200億元教育預算。

另外,吳思華也到中和高中「自造者創新中心」了解該校如何結合產業、官方、學術及研究單位成立策略聯盟,以培育陶瓷與設計領域之基層及進階技術人才。

未來產學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培育黑手,更要提高到和國際級企業合作的層次。吳思華強調,技職不再只是勞力,更是腦力和創意。除此之外,也要推動台灣證照獲國際認可,協助優秀的技職師生到國外交流,或到德國先進企業見習。

發展署引領職訓產業邁向國際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明年(105)規劃推動APEC「亞太技能建構聯盟(APEC Skills Development Capacity Building Alliance,ASD-CBA)」,將在亞太區域訓練成效甚佳的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掛牌設立「亞太技能建構發展中心」,深化區域機構與人際網絡連結,提升台灣職訓產業參與國際市場的能見度。

發展署這項計畫透過規劃建置「APEC HRDWG雲端網路資料庫平台」、辦理「提升亞太青年就業力研究」、「人才發展品質管理與職能推動國際工作坊」及「職業訓練機構專業經理人研習營」等跨國交流活動,將有助台灣掌握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第一手資訊,提升台灣職訓產業參與國際市場的能見度,並可望獲得對開發中國家輸出的機會,促進職訓產業國際化。◇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