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名利悠然自得

作者: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701
【字號】    
   標籤: tags: ,

雖然世人都知道名利只是身外之物,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躲過名利的陷阱,一生都在為名利所勞累、甚至為名利而生存。一個人如果不能淡泊名利,就無法保持心靈的純真。終生猶如夸父追日般看着光芒四射的朝陽,卻永遠追尋不到,到頭來只能得到疲累與無盡的挫折。其實靜心觀察這個物質世界,即使不去刻意追趕,陽光也仍舊會照耀在我們身上。

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對大多數人所汲汲追求的名聲、富貴、或奢華都看得非常輕淡,也因此留下了無數的佳話。儘管是國際知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卻說,除了科學之外,沒有哪一件事物可以使他過分喜愛,而且他也不過分討厭哪一件事物。據說在一次旅行中,某艘船的船長為了優待愛因斯坦,特意讓出全船最精美的房間等候他,愛因斯坦竟然嚴辭拒絕了。他表示自己與他人並無差異,所以不願意接受這種特別優待。這種虛懷若谷、坦然率真的人品,成為許多人誠心敬佩的對象。

居里夫婦在發現鐳之後,世界各地紛紛來信希望了解提煉的方法。居里先生平靜的說:「我們必須在兩種決定中選擇一種。一種是毫無保留的說明我們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煉方法在內。」居里夫人作了一個贊成的手勢說:「是,當然如此。」居里先生繼續說:「第二個選擇是我們以鐳的所有者和發明者自居,但是我們必須先取得提煉鈾瀝青礦技術的專利執照,並且確定我們在世界各地造鐳業上應有的權利。」取得專利代表着他們能因此獲得巨額的金錢、舒適的生活,還可以傳給子女一大筆遺產。

但是居里夫人聽後卻堅定的說:「我們不能這麼做。如果這樣子做,就違背了我們原來從事科學研究的初衷。」她輕而易舉的放棄了這垂手可得的名利,如此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使人們都能感受到她不平凡的氣度。她一生獲得各種獎章16枚,各種榮譽頭銜117個,自己卻絲毫不以為意。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性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學會剛剛獎給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連忙問她:「居里夫人,那枚獎章是你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拿去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一樣,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着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兩位科學大師的非凡氣度為拚命追求名利的世人留下了一面明亮的鏡子。一個人如果擁有一顆純真的心靈,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之中盡了全力,他的成就自然而然就會顯現出來,他理所當然的可以得到應該得到的人世間的榮耀。淡泊名利、無求而自得才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起點。

──轉載自看中國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草屯療養院中餐部大廚小武,青少年時就熱愛廚藝,出師後兩次遇上不景氣及工作壓力,精神病發成為遊民,到草療接受治療康復後,看淡名利,把工作當興趣,重拾鍋鏟照顧好草療員工的胃。
  • 故事中女主角每一次重複問問題的時候,都好像是第一次發生;而我們在圍著「名利情」三個字奮鬥攪擾時,不也是一直充滿激情?
  • 淵明(公元365年~427年)是晉代文學家,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田園詩人,小時候家境貧困,但是他努力鑽研儒家經典,年輕時一度出仕,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小官,41歲時掛印辭官,隱居於廬山腳下,躬耕田園,飲酒賦詩,終老一生。後人稱讚他為「千古隱逸之宗」。
  • (shown)自然萬物在平靜恬淡帶來的智慧中,生生不息互相包容,我們人的生命又何嚐不是如此?
  • (導語)從幾年前每天都要盤算著訂單和利潤,到如今恬淡自在地過生活,Elaine Yap的品之味茶莊不僅讓她做到了「放下」,更是讓她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要將中華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茶文化讓更多西方人瞭解和接受。
  • 前不久,葛優與白百何、鄭愷等到香港宣傳電影《私人訂製》,現場,鄭愷和白百何大讚葛優演技,但葛優卻將成功歸功於好劇本、好導演、好人物。他還表示,演員是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是貪圖名利,而是因為有意思。
  • 裴諶、王敬伯、梁芳三個人結爲超脫世俗的好友。隋煬帝大業年間,這三個朋友一齊進白鹿山學道。然而,他們經過十幾年的修煉內功,採集仙藥,歷盡了辛苦艱難,卻仍然什麽也沒得到。
  • 日劇《影子寫手》(Ghostwriter)描述知名暢銷作家「遠野理紗」(中谷美紀飾)是出版社「駿峰社」的搖錢樹,但長期苦於文思枯竭,寫稿十分吃力。滿懷創作夢的「川原由樹」(水川麻美飾)是遠野的忠實讀者,自從擔任遠野的助理後激發了創作天份,逐漸成為「遠野理紗」的幕後寫手。然而紙包不住火,真相總會被揭穿,良知始終戰勝了謊言,作家不能只求成名而丟棄了尊嚴。
  • 前微軟全球副總裁、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在罹患「淋巴癌第四期」,面臨死亡後,開始省思「世事無常,生命有限。」他出版新書《我修的死亡學分》,分享對生命的領悟。
  • 「青蛙ㄚ婆」王惠美原本是台中建築業董娘兼花藝設計教師,921地震時投入賑災,體悟人生無常,不應只有「賺錢」這種生命型態,毅然放下名利,移居埔里鎮桃米里做生態,從珠光寶氣的董娘和優雅的插花老師變成村姑加長工,將一甲地打造成青蛙樂園,2012年以後也成為蝴蝶的快樂天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