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極端氣候恐成常態 台學者:需整體戰略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石門水庫年中才解除乾旱,入秋後水情又吃緊。對於是否與氣候變遷有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倫16日表示,極端氣候未來會越來越頻繁,可能以後會變成常態。政府處理這種議題的層級不夠,每次出了事才組成小組因應,雖也有缺水策略或減碳策略,可是欠缺一套整體的氣候戰略。他認為,國家需要更整體的戰略來處理氣候變遷議題。

林子倫指出,政府策略都各走各的,巴黎峰會氣候議題兩大主軸包括氣候變遷(碳)減量、調適。台灣減量主要放在環保署,調適議題卻在國發會,國際上對這兩議題採整合性策略,而不是做切割。此外,未來重要趨勢是能源轉型,政府下一步必須把能源與氣候做更好的整合,需要至少是行政院層級的氣候變遷因應委員會,而不是像現在只有一些跨部會整合。

台灣長期民調顯示約八、九成民眾對氣候變遷有一定認識,但政策與民意期待卻有一大落差。台灣在整體政策上,沒有把能源與氣候變遷擺到更高位階,經濟政策與環境、氣候議題背道而馳。

外界質疑環保署提出2030(民國119)年排碳減半是先灌水再減碳,林子倫說,目前看起來「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還是政策宣示,尤其在這次巴黎峰會之後,可能需要更精確做評估,環保署這部分看起來需要更多社會對話,跟公民團體、企業坐下來好好檢視這次的數據。◇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