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公開加納案陪審團證詞?法官:給出理由來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5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針對大陪審團對造成紐約黑人小販加納死亡的警察「不起訴」的裁決,2月5日,「紐約公民自由聯盟」(New York Civil Liberties Union,CLU))律師要求紐約州法官下令,將加納案的陪審團證詞公諸於眾,說公眾「需要將其與網上流傳的加納被逮捕過程對證。」

「透明」與「保密」之爭

對大陪審團制度而言,保密比公開透明重要,因為在刑事訴訟中,公開陪審團過多信息會導致所調查的證人、證據受到干擾,公眾關注的大案尤其如此。不過,「紐約公民自由聯盟」的法律主管Arthur Eisenberg說,公布秘密證詞將可以幫助澄清仍被人們爭論的一些事情,「透明比保密要好」。他爭辯道,公布這些細節有助於「恢復公眾對司法系統的信心」。

九個星期以來,陪審團聽取了50位證人的證詞,半數以上的證人是普通居民。為減少他們的心理負擔,法庭承諾為他們保密。陪審團的制度也讓陪審員獨立於任何勢力之外,要求他們不受到各界的情緒和非證據的影響,以維持公正的判決。法官嚴詞質問紐約公民自由聯盟」的律師們:大陪審團的討論過程需要保密,公布證詞有何法理依據?

是不是「鎖喉」?

去年7月,紐約市幾名警察在史坦頓島執行公務時,懷疑加納(Eric Garner)出售未繳稅私煙。在逮捕過程中,加納拒捕,一名警察用胳膊圈住加納的脖子試圖扳倒他,加納身體肥胖并患有哮喘病,他不斷呼喊「我無法呼吸」,最終仍被按倒在地、昏迷後送醫不治。

法律援助處的律師Christopher Pisciotta認為,造成加納死亡的警察免罪不被起訴,問題就出在陪審團的判斷,到底警察制服加納的手法是「鎖喉」抑或不是?他質疑陪審團并不是對所有的被告都「一視同仁」。

地區檢察官Daniel Donovan反對公開證詞,批評這種做法「必然會導致騷擾或報復。」即使對證人身份匿名處理,證言公開也仍然存在遭報復的風險,將來證人的出庭作證率會更低。

法官堅持法律規定:向公眾披露敏感信息,必須說明其認為情況特殊的理由。

責任編輯:艾瑞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