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技職教育改革 從課程入手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僑泰高級中學主任祕書吳定興評估政府正在進行的「技職再造」計畫,效果仍不顯著,應該要擬定更多獎勵企業的政策,台灣的企業也必須下功夫去栽培人才。實習處主任江文振則認為必須在專業技能的課程上改革,才能回到過去的水準。近來學生家長的觀念也有所改變,漸漸重視專業技能的學習,不再只要求孩子追求高學歷。

政府投入203億經費 效果不彰

在台中擁有45年技職教學經驗的僑泰高級中學,校長室主任祕書吳定興表示,政府對於技職教育是有一定的重視,目前正在進行的「技職再造」計畫就是希望技職教育與業界結合。去年政府在技職教育這方面投入203億元的經費,希冀對未來的產業與教育有所幫助,但畢竟才剛起步,還不能展現立即的效果。

吳定興認為當前推動的「技職再造」計畫只是獎勵學生參訪業界,這樣的效果很有限,當前政府應該要有獎勵企業的政策,台灣的企業也必須下功夫去栽培人才。

人才與業界脫節 技職再造亡羊補牢

江文振表示,「技職再造」的方案很多,還投入1.5億元經費鼓勵學生考取各種証照,就是政府發現當前技職人才已與業界脫節,技職畢業的學生不能直接投入職場,才會採取這樣亡羊補牢的措施。

江文振認為,其實這些補助計畫對學生的幫助有限,「技職教學的課程不改變,什麼實施計畫都會效果不彰。」政府從民國88年開始修定的技職課綱,把學生的實習課程縮減,從1星期14節課減為6節,主政的高層認為技職的專業能力到科技大學還可以再培訓,這是一錯誤的方向,將來一定要在專業技能的課程上改革,才有可能回到過去的水準。

餐飲業辛苦低薪 流失人才

僑泰中學餐飲科教師(右起)王裕華、徐美玲、林頂立3人組隊參加客家美食料理比賽榮獲競賽金牌獎。(鄧玫玲/大紀元)

僑泰高級中學餐飲科教師王裕華、徐美玲、林頂立3人組隊,參加客家美食料理比賽榮獲金牌獎,但徐美玲仍對目前餐飲技職教育表示憂心,因為餐飲業其實是很辛苦的職業,因此在餐飲科系畢業的學生日後從事餐飲工作的很少。加上現在的孩子比較不能吃苦,需要對餐飲非常有熱忱且積極的人,才有可能留在餐飲業繼續發展。

林頂立表示,其實餐飲業在台灣是有前景的,國際級的飯店將來極可能進駐台灣,未來需要培育大量的餐飲人才,但現在台灣從事餐飲的技術人員薪資一直不高,讓優秀的人才因此流失,非常可惜。

讓孩子了解性向 再決定未來

巧時代衛材有限公司總監潘進吉他發現台灣新生的一代往工業設計類發展的人才非常多,因此出現了許多專攻設計的精英人才。(鄧玫玲/大紀元)

巧時代衛材股份有限公司總監潘進吉雖不是技職體系出身,但是在參與產品設計這十多年,他感受到技職教育對台灣產業非常重要。潘進吉對於德國的技職教育非常讚賞,德國的小學生在四年級就參加智力與性向測驗,德國的孩子在12歲這一年就透過測驗知道自己是適合技職教育?還是走學術研究路線?德國的父母也都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但台灣的父母對孩子總是有太多期待,如果台灣的孩子都透過測驗了解自己的性向之後,再決定走技職或學術研究的路,那一切就簡單了。」他希望青年學子們在選擇科系時不要一窩蜂擠熱門科系,多參考各種性向測驗的結果,其實是很必要的。

從學校教師與企業主等不同面向的意見看來,技職教育在台灣真的到了改革的時刻了,未來台灣的新世代需要的技職人才必須更專精,更能與企業需求無縫接軌,如此,台灣工業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爭得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