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甘苦过眼烟 功成身退助后人

专访马州美京华人活动中心李志翔会长

人气 57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4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苏子清美国华盛顿DC报导)他曾在一家有近五百名员工的公司担任副总裁三十余年,公司营业额达到近亿美元。他还是和友人创办的一家信息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将一个从零开始的公司发展到一百多名员工,是大华盛顿地区利用小型企业研发基金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可以说,他见识了美国整个商业圈的运作。他就是美京华人活动中心会长李志翔。一个白手起家的华人留学生是怎样取得日后的成就?记者近日见到了这位功成名就的大华府企业家,在听他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也上了人生一课。

抓住改写人生的瞬间机遇

人们常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李志翔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完全是在他默默的坚持中等来的。如果错失那次机会,他的人生之路也许会完全改写。

李志翔曾任磐亚科技公司副总裁、尚亿科技公司董事长。(李志翔提供)

最初的创业是在1982年,李志翔被以前的同事说服,三个人合伙创建了一家决策顾问公司。然而和所有创业初期的小公司一样,他们既无资金也没经验,公司组建不到两年,最先提出创业的那位美国合伙人认为公司前景不佳,有一天竟突然给自己写了张支票就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位合伙人也离开了。面对两个合伙人离开、员工也只剩四人的情况,李志翔却决定独自支撑下去。

恰恰在这种坚持中,他等来了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次机遇。李志翔回忆那时的经历感慨地说:“很多时候你的机遇就在这么一瞬间,但你之所以会有这一瞬间,是因为你前面默默积累,到了有机会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有一天,李志翔的一位邻居朋友突然找到他,对他说:“你不是也开公司吗?能不能去给我的朋友帮帮忙?”原来这家公司刚拿到一个很好的政府合约,但却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于是李志翔用之后两个月的时间,认真为这家公司解决了面临的信息技术难题。而这位老板也与李志翔建立了信任和互相了解。三个月后,这位老板便邀请李志翔与他联手合作。

就这样,1985年李志翔带领公司加入“磐亚”科技公司,成为了公司的副总裁。1989年磐亚从国防部拿到了可以说是公司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笔5年3000万美元的合同,让公司经营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员工几乎翻倍。磐亚公司到2007年因李志翔和合伙人决定退休而卖掉时,员工已经达到了将近五百人,每年营业额达到近亿美元,绝大多数的合同来自美国国防部。

李志翔(右1)和磐亚公司同僚。(李志翔提供)

上天眷顾?逢凶化吉的“秘诀”


在别人看来似乎一帆风顺的李志翔承认,自己也经历过非常艰难沮丧的时刻,但是他都撑过来了。他说:“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我们通常去看消极负面的一面。但其实应该想怎么把它转化成积极的。”

这种积极面对困境的态度也似乎为他带来了上天的眷顾,他的一位员工对他说:“我以前就职过的公司遇到的困难,你的公司也遇到了。但在别人那里都变成最坏的情况,在你这里似乎都能向好的方向转变。”

就在磐亚的运营铮铮日上之时,一个巨大的危机却正在逼近。1997年,他们本来以为稳操胜券的一个合同突然被别人拿走,公司还卷入官司纠纷。之后的几次重要合同又接连失利,导致公司的资金流动陷入困境,到最后银行也不愿借钱给他们周转。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们愁眉不展时,与公司合作多年的一位会计师介绍了一家银行给他们,他们终于借到资金度过难关。

李志翔与太太。(李志翔提供)

在这次冲击后,李志翔与合伙人都意识到:比起提供服务这种靠人力赚钱的方式,提供产品才是更好选择。1995年,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说服一位朋友搬到华府,与他们一起创办了尚亿科技(3eTi)公司,专门为海军提供加密上网路由器产品,李志翔曾任公司董事长。尚亿公司的营业额后来也达到数千万美元,员工130多人,在美国海军多艘舰船上都安装有他们公司研发的产品。

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好人缘的“秘诀”

李志翔总是谦虚地笑着表示自己“很幸运”,他说,合伙人和朋友的提携帮助在他的成功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朋友有了重要的项目会想到他,邻居的朋友需要帮忙会请他,同事创业也会叫上他,有难时也有朋友来相助。但为何别人都会这样信赖他呢?

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李志翔思考了一会儿后,讲述了他好人缘的“秘密”:原来在这些年中,不管对合伙人、职员、上司还是客人,他都保持一个好的态度,任何事情都尽量让它有个好的结局,“即使意见不合,也要心平气和地谈好然后分开。”他认为这点很重要,却被许多人忽略,“因为在你的事业圈内,你永远会碰到同样的人,如果人家一看你就没有好的评价,一句话你的机会可能就没了。”

李志翔强调说,面对生意场上激烈的利益冲突,不管输赢都要保持风度,“即使谈判合约失败,但是你做的很有风度,对方会记得,可能会思考,下次再有机会人家可能还能想到你。输了就要认输,如果不服气可以去和人家商量,但是不能动不动就和人家撕破脸。”

退而不休无偿服务社区 帮助后辈不遗余力

如今的李志翔退而不休,在离开服务三十余年的磐亚公司后,成为美京华人活动中心会长,不拿薪水义务服务社区。李志翔早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那时东海大学很独特的是学校中没有校工,因此所有的工作都要大一、大二的学生轮流负责,包括刷盘子、扫地、清扫卫生间等体力劳动。但也正是这两年的劳动经历锻练了他的服务精神。

李志翔与家人。(李志翔提供)

这些年来,李志翔还致力于帮助后辈,助力许多年轻留学生与创业者渡过难关,传授青年学生创业经验。李志翔从2012年起,为帮助留学生创办了一个实习项目,让许多学生有机会自己体验创业过程,教他们去亲身做市场调查、找资料、做出商业计划,然后替学生邀请商界投资人士来听他们作出的计划,还帮助他们建立人脉。在他的帮助下,这些学生现在许多都进入美国大公司就职,更有些已经自己独立创业,在商界崭露头角。

建言年轻人:踏实准备抓机遇 社会责任记心头


李志翔从2012年起,为帮助留学生创办了一个实习项目,让许多学生有机会自己体验创业过程。图为李志翔和参加实习项目的学生。(李志翔提供)

李志翔表示,帮助年轻人比金钱更能让他快乐,同时更是一种责任。他希望年轻人不管是做事还是做生意都要有一种责任感,要想着怎么担负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将视野放得长远。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李志翔认为自己虽然没有从事与当年学习的建筑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学建筑时锻练出定义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令他受益终生。他提醒年轻人,“不管怎样,十年磨剑还是要磨。 一定要让自己充分准备好, 机会来了才能好好把握。”李志翔接着说:“人生是很奇妙的,你根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保持你的平和心态,有一天机会也会降临在你身上,但你得确认你能抓住。”

“年轻人不要过于贪图一时功利,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好好和别人相处、不自私多帮助别人。有这些优点,你走到哪里都没问题。”

责任编辑:夏实

相关新闻
台湾创新 40个创业故事呈现台湾软实力
关键15岁!台湾企业界人士分享创业故事
求职华尔街无望 哈佛生自创业市值已6亿
时间的艺术 高珀富斯名表的创业故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