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筆鋒妙轉

作者:鄭重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洪武十四年新春,明太祖朱元璋御駕親臨翰林院文華堂,與名賢學士共慶雞年。

酒至半酣,明太祖興來,舉杯笑道:「自古墨人騷客,皆因雄雞精神抖擻、剽悍壯美而賦詩作畫,寡人今提議,以「金雞啼曉」,為題,各詠詩一首,以助雅興,眾卿意下如何?」

眾人皆拱手叩應:「願為聖上助興。」

一鬢髮皓然的老學士捋鬚笑云:「萬歲珠璣滿腹,錦繡盈腸,詩詞文采,壓倒朝野文士,理當陛下拋玉引磚。」

朱元璋欣然一笑,拈筆沉思片刻,揮毫作詩曰:

雞叫一聲撅一撅,
雞叫兩聲撅兩撅。

眾翰苑名賢聽罷,無不側身竊笑,擠眉弄眼。

少頃,朱元璋筆鋒一轉,懸肘疾書:

三聲喚出扶桑日,
掃敗殘星與曉月。

眾文人學士肅然起敬,喝采不迭。

有一位文章巨公,讚曰:「筆鋒轉處見風神。妙絕,妙絕!」@*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祁寫文章、做詩,愛用冷僻的詞字,以顯示自己博學多才。比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這是很好懂的句子,他偏偏要改為「蓬在麻不扶而挺」…
  • 但歐不願這樣,他一向尊敬宋祁,二人交誼很深,感到宋祁在修《新唐書》的過程中,花費的心血比自己多,自己怎好憑自己的高位,貪他人之功,掩蓋宋祁的貢獻呢?
  • 歐陽修還想和王安石見見面,共同講評一下時人的作品。但人事阻滯,緣慳一面。直到王安石後來調京任職,這兩位「神交」十年的朋友,才得以初次見面。
  • 黃庭堅以詩文聞名於世,史學家拿他和蘇軾並列,並稱為「蘇黃」。這兩位文學巨匠之間,確實也有著深厚的友誼,常常在一起切磋詩文、書法。
  • 船中活計只詩篇,讀了唐詩讀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早餐。
  •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在青少年時期,家鄉濟南一帶處於金國佔領之下。他看到國土淪喪,民生凋敝,十分痛心,打算舉行抗金起義。
  • 唐朝乾封二年,才子王勃,在洪都滕王閣,揮筆寫序,並題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
  •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 朱元璋登基前,曾化裝易服到鎮江金山寺遊玩。和尚問其尊姓大名?朱元璋笑而不語,於寺壁題詩四句:
  •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