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後代軍旅英姿(三)

文/傅中
font print 人氣: 109
【字號】    
   標籤: tags:

美國文化使生長於美國的移民第二代以效忠國家為傲。著名巴頓將軍生於聖馬利諾市(San Marino),該市因學區優秀、豪宅而著名,該市中許多美國西人的孩子報名參軍,不是擔任軍官,而是士兵。據說西人中也傳承這樣的理念,要想家族興旺,先為國家付出。

教授之子尤承硯 因911 高中畢業報名從軍

尤承硯是美國華人典型的第二代,父親是UCLA教授,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博士學位,並是來自臺灣屏東富裕家庭,但是,暑期與白人小孩一様去打工,以自力更生為傲。因2001年911 事件發生,立刻報名從軍。

尤承硯2004年高中畢業,因2001年911 事件發生,與美國一般年輕人一様,立刻報名從軍。也許是受父親之影響,他的父親尤蓉川,臺大農業工程系畢業,當年被抽到臺灣國軍中最辛苦之兵種,海軍陸戰隊服役,也是華裔美軍互援會第一任會長。來美攻讀UCLA博士,任教也在UCLA,有一女一子,兒子自小長大,大約是聽尤教授常說「話說當初」, 因此,皃子似乎不想輸於父親也非要進美國海軍陸戰隊兵種不可。美國陸戰隊不是這麼好通過的,10週的「魔鬼訓練營」如果仔細去了解的話,不是國軍或解放軍訓練可比的,偏偏美國有這麼多年輕人,包括華人年輕的下一代,一般人稱之謂「專找苦吃的傢伙」去參加海軍陸戰隊,這些年輕的美國華人子弟下一代,往往不是那些臺灣小留學生,(故意躱避兵役)或者那些大陸新來移民「開豪華跑車的年輕小夥子們」所能理解的。

攻入巴格達 經歷十幾次戰鬥

尤承硯全身肌肉健壯,半年的海軍陸戰隊「魔鬼營」及步兵訓練學校剛畢業,就被分配到加州 29 棕櫚鎮第7陸戰隊兵團,不到兩週就被移防到科威特待命,美軍一聲令下,開始進攻,步兵整整一個月,地毯式掃蕩,在沙漠中徒步,夜宿「散兵坑Fox Hole」 ,每天乾糧有一餐沒一餐的,加上夜間防備敵人偷擊須輪職站崗,疲憊不堪,整整一個月未洗澡,當美軍攻進入巴格達時,陸戰隊隊員每人至少瘦了20磅,只是幸運的,在十幾次戰鬥中都未受傷。 4年以後尤承硯退役。
尤承硯自海軍陸戰隊退役,拿了軍方助學金 ,5年不到已拿到碩士學位,與他父親一樣在UCLA攻讀,下學期即將進入博士進修。

華裔最愛 最辛苦最危險的海軍陸戰隊

奇怪的就是,華裔第二代ABC,挑選兵種時,第一個首選,就是最辛苦、也是最危險的「陸戰隊」。陸戰隊(Marine)在美國是個驕傲的兵種,在二戰、韓戰或越戰,都不能用「徵兵」取得,只能被徵到海軍或陸軍兵種後,再「志願」轉陸戰隊,或者軍官有少數畢業自「西點陸軍軍校」或「海軍官校」學生,再「自願」去陸戰隊,陸戰隊無四年制「軍官學校」,只收一般大學畢業生為主。在越戰後,美國「徵兵制」改為「募兵制」後,在伊拉克戰爭時期,士兵及軍官方面,經常陸軍「募兵」不足,而陸戰隊報名人數總是過多。這種美國年輕人思想,其他國家人不會了解。

美國士兵勇敢的捨身救戰友

這是另一段小故事,一位華裔海軍陸戰隊士兵,在「互援會」上親自談到他在戰場上的一段個人經歷。這故事不是小說,也不是電影,是美軍在戰場上真正發生之事!

這位華裔戰士,父母來自於廣東,和其他華裔青年一 樣報名參加了陸戰隊,被派到了伊拉克戰場。 在一次悍馬車隊巡邏中突然遇擊,美軍悍馬軍車上通常有四位士兵至五位士兵,前座兩人,後座可乘兩人或三人,但是三人中會有一名50機槍手在車頂上。當車隊行進一個小鎮,突然出現伊拉克恐怖分子對悍馬車四面八方包抄式衝過來,美軍在車隊一邊行進,一邊抵抗開著槍。

突然一名恐怖分子衝到悍馬車旁,丟了一個手榴彈到50機槍槍座口內,在車頂上這位戰士,年齡不過25歲,說時遲,那時快,見狀用自己的身體將手榴彈壓在槍座口內,不讓其再往下掉,因為車內還有四個人,如果手榴彈滾到車內,車內之四個人及站立的這位機槍手大家全部都必死無疑!一聲爆炸,這位機槍手壯烈犧性。下面的四位士兵包括這位華裔士兵被爆炸震傷,幸虧沒有碎彈片直接擊中身體,下面四名戰士都震暈了過去。

這位華裔陸戰隊隊員也整整在醫院修養了半年,總算撿回一命。美軍這種勇敢捨身之舉動如不是親身聽來,難以置信。

抗日將領之孫女 海軍醫官楊乃明中校

楊乃明(Jorce Yang) 中校, 舊金山大學醫學院(UCSF)畢業, 家住帕薩迪納Pasadena, 她在醫學院二年級時就報名參加了美國海軍預備軍官ROTC。大學畢業後,進入「羅特島」海軍訓練中心,經過十二週之磨練後,又再被調到日本橫濱橫須賀美國海軍基地受訓,曾在USNS美國海軍醫務艦服務。在美國陸戰隊基地中往往看到醫務所都是身穿白製服之海軍軍官,或穿白製服水兵,就是海軍配備之救護兵,他們派到戰場前,同樣要受同陸戰隊士兵一樣之戰鬥訓練,也必須是自願的。

楊乃明愛上海軍,已十三年了,己結婚有一對雙胞胎,前幾個月,自東岸調到西岸聖地牙哥海軍基地醫院,已晉升海軍中校。

楊乃明外祖父是黃埔軍校四期畢業之國軍抗日將領吳起舞將軍。

母親吳榮瑧,台大圖書館系畢業。來美後,商學會計碩士畢業,服務於美國政府機構。

盧禢念勝上等兵 國葬禮遇備極尊榮

華裔美軍也有幾名陸戰隊不幸在伊拉克戰事中陣亡的,擔任美軍陸戰隊第一師上等兵的盧禢念勝,於2004年11月13日聯軍攻打伊拉克法魯賈 (FALLUJAH)時不幸捐軀。

盧禢念勝的雙親盧亞昌、任氏是來自越南的華僑。當年越南撤退時,許多華僑被美軍救助,移民來美,他們是其中之一。盧禢念勝於2002年初加入美軍陸戰隊。

2004 年美軍在伊拉克,在富奴加戰役中,美軍出動了四個海軍陸戰隊營一個陸軍步兵營約兩千餘兵力,平定了伊拉克軍隊。美軍陣亡超過百人。盧禢念勝在悍馬車上 是50機槍手,中彈後不治。
身材魁梧、經常身先士卒的盧禢念勝,生前曾獲頒反恐遠征勛章、國防服務勛章。國防部特別追贈紫心勛章,由家屬代表接受。

國葬儀式當天,盧禢念勝的靈柩上午先停放於僑社中華殯儀館,供家屬與親友舉行家祭,隨後在美國軍方護靈下移往洛杉磯西區的美國國家公墓,依照國葬儀式完成葬禮。

一路上開往國家軍人公墓,洛杉磯警察組成了百人車隊出殯。每經過一個十字路口,都有一個交通警察在立正行軍禮,場面極為感人。當對空鳴槍廿一響致敬時,位於加州首府沙加緬度的州長辦公大廈也同時降下半旗致哀。

盧禢念勝父母後來談到,整個國葬儀式禮畢,看到海軍陸戰隊儀隊對兒子之棺墓蓋下美國國旗的那一剎那,他們已經感激而又鎮定的不流淚了!

父母來自於大連的海軍陸戰隊隊員

2005年伊拉克戰爭中,在華人報紙上曾看到過這麼一個消息,一位李中士華裔美軍陸戰隊隊員在伊拉克陣亡名單中,父母是來自於中國大陸大連市,而且祖父曾是當年解放軍的一名高級司令員。

筆者因為手上並沒有詳細資料,無法進一步報導,總之,在美國之華人不分來自於哪裡,在進入這個國家這 個社會,子女們都會被這個社會激起由衷的愛國心,美國之愛國思想教育,看起來相當的成功。

(作者:傅中(John C.Fu)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美國俄亥俄州,Kent State University工業設計學碩士、洛衫磯C F Kent集團公司董事長(業餘飛行員),本版圖片來源:傅中) ◇

責任編輯: 古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演員陳子強在電視劇《月亮上的幸福》飾演刑警,28日在棚內有場戲是他被刑警大隊長質問,而飾演大隊長的正是他前妻傅天穎的哥哥李傅中武,兩人演起戲來互動正常,陳子強表示一直以來關係都很好。
  • 第二次中國遠征岀兵,情况就不一樣。一來,美軍參戰,宋子文在美國拿到15.5億「租借法案」貸款,大量美援物資、海運物資經由「駝峰航運」送往中國。
  • 在人類的戰争史上,有許多悲壯而慘烈之的戰役,但是,不會再有像在二次大戰中華民族對抗日本入侵之戰争更為慘烈!更為大規模!
  • 筆者在2014年及2015年初,曾經去幾趟中緬邊界、中印公路、滇緬公路、松山高地、昆明、龍陵、騰衝等地戰場遺址,以及當地遠征軍紀念館、國殤墓園等地去了解。中國大陸己不像前幾年那様,去遮掩國軍抗戰之歷史,也不再去忌諱每個展示區,敍述到國軍抗戰所出現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及國軍軍旗,甚至於不再稱「國軍」為「國民黨軍」,開始尊稱「國軍」正確名稱或稱「國民革命軍」。
  • 小德如曾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一家人修煉法輪大法,幸福美滿,親朋好友也都修煉法輪大法 ,祥和而幸福。1999年,中共開始了一場滅絕人性的迫害……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