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故事:橫渡恐懼之海(16)

作者:陳破空
font print 人氣: 248
【字號】    
   標籤: tags:

黑獄中的一封信:我已別無選擇


結束三年牢獄之災,重返社會。滿懷重生的希望,希望卻很快破滅。八九的熱血,尚在週身蕩漾,滿眼卻是紙醉金迷的現實和醉生夢死的人群。無法融入這個酒池肉林的時代,無法適應這個銅臭熏天的社會。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每當我被朋友們推入歌舞廳時,心底升起的唯一感受。信件受檢查,電話遭竊聽,行走被跟蹤,另加每月被公安約談。這,就是九十年代,走出監獄的我,在中國的基本生存狀態。

偷渡 一枚郵票帶來的厄運

我再次入獄,幾乎是命中注定。在我獲得自由的那一年間,曾返四川探親。有一天,在成都,我站在九眼橋上等人。一位算命先生走上來,連聲喚著:「紳士!紳士!」執意要為我算命。我漫不經心地說,如果你能說出我的過去,就讓你算我的未來。他只說出兩句話,便讓我驚異。

「你小的時候,雙親之一早逝。」他端詳了我的面孔、並看了我的手掌之後,說。「你曾經坐過牢。」他又說。我認真打量這個身材奇矮、著裝古怪的算命先生,讓他推算我的未來。「如果不小心,你還會再坐一次牢。」這位身著齊腳灰色長大衣的算命先生,撂下這麼一句。

果然。回到廣州,我一邊在外資企業工作,私下裡,一邊繼續推廣民主理想,常常向朋友傳送境外雜誌與書籍。於是多次遭到公安局傳訊。「絕不能束手就擒。」在又一次傳訊結束後,我決定吸取幾年前的教訓,隨時動身逃亡。

適逢前廣州學運領袖於世文、陳衛夫婦南下廣州會面。舊友重逢,不勝欣慰。就像有說不完的話,徹夜傾談。分析國內外形勢、以及自身受困而難有作為的處境,我談到偷渡香港、投奔自由的打算,建議他們跟我一道走。兩人經過一番猶豫,最終接受我的建議,說不妨試一試。

我們分頭出發,先是在廣州市區來回穿梭。終於甩掉跟蹤的便衣特務後,我擠上一部長途公共汽車,直奔海邊。在一個邊遠小城,按約定,我與於世文和陳衛再度會合。

我們打聽到一處偏僻漁港,在那裏,只要付費給船主,幾乎每晚都有漁船或快艇將大陸偷渡客偷運到香港。這些偷渡客,主要到香港打工。我們搭上一隻被稱為「大飛」的快艇。這艘「大飛」在海面上飛來飛去,有時能聽見子彈擦艇而過的呼嘯聲。最終,「大飛」躲開了大陸巡警船,於夜半時分靠岸香港。

然而,前門脫虎,後門遇狼。倒霉的是,我們竟中了船老大的套。「大飛」靠攏香港一處海灘,船老大對我們低聲喊:「到了,到了,趕緊下去!」夜色中,我們三人匆忙下到一處岩石灘,「大飛」卻掉轉頭,載著其他人,飛駛而去。後來,我們才明白,船老大把我們三人當成了吸引香港警察的誘餌,拋出我們後,卻載著包括他們親友在內的同鄉,到另一處海灘登陸。他們的目的,是到香港打黑工。

不意淪為誘餌的我們,一上岸,就落入香港警察之手。在一處陡峭的巖壁上,我們徒手攀援而上,然而,剛剛攀上巖壁之頂,就有幾束雪亮的手電筒光照射過來,我們一時睜不開眼睛。「莫動!」一群港警包圍我們,並喊道。

我們被港警帶到香港入境處的拘留中心,位於一個叫做新屋嶺的山頭。我用嫻熟的廣東話向港方解釋我們的背景和處境,希望獲得政治庇護。但幾天後,同其他偷渡客一道,我們被遣返中國內地。當我發現港警並沒有歸還我的身份證件等重要物品時,滿載偷渡客的黑色箱型車,已經進入廣東地界。

八九民運與六四鎮壓才過了四年,時過境遷,我們,當年的民運領袖,在尚未回歸的香港,竟成了「不受歡迎的中國人」!

在一處收容站,我同其他偷渡客一樣,向大陸警察交付了罰金,便自行離去。那一晚,大雨滂沱,我踩著齊腿肚的深水,尋找容身之所。惦記著被關在另一所收容所的於世文和陳衛,我急忙托朋友營救。萬幸的是,未幾,於世文與陳衛已經自行脫困。

這次偷渡行動,開始並未被中共當局察覺。但我決心再去香港,至少要索回我的重要身份文件,包括身份證、從前的判決書、以及一枚紀念六四的珍貴郵票。我記得,到達新屋嶺的那一晚,一位檢查我隨身物品的港警突然大喊一聲:「看,這就是那枚郵票!」眾多官員和警員便圍了上去,爭相圍觀。

原來,1992年,中國發行第二十五屆奧運會紀念郵票。其中一枚郵票,引發軒然大波。郵票上,有幾位奔跑的運動員,前排三名運動員身上的數字,分別為64、9、17(這個17,書寫得更像中文大寫字八),倒過來念,就是八964,而「倒念」二字,在中文裡,又是「悼念」二字的諧音,於是成為「悼念八九六四」;而在郵票的左側,還有一個紅色的人影,融化在紅色背景裡,被解讀為流淌鮮血的畫面。這枚郵票,在發行到一萬枚的時候,忽然被當局叫停並禁止,據說郵票設計者也遭逮捕。於是,這一萬枚流入民間而無法收回的郵票,成為海內外華人爭相收藏的珍品。

一位從前的學生秘贈我一枚,留作紀念。沒想到,這枚郵票,竟為我帶來意想不到的厄運,不測之禍。中國有成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貪婪,人性中的惡,無處不在。可以斷定,香港入境處的官員或警員們,或其中某位官員、某位警員,暗生貪心邪念,為私吞這枚珍貴的郵票,竟然藏匿了我的全部身份文件(郵票與身份文件都被收存在一起),並不顧我們三人的險境,執意將我們逐回中國,以絕後患。

香港入境處沒想到,一段時間後,我會再度偷渡香港,上門向他們索要我的身份文件和郵票。他們矢口否認,反指我已經簽名領走文件,而那個簽名,是臨走前在他們緊急催促、並不知底細的情況下匆忙簽下的,以為只是離開那裏的手續,且並未被告知遣返中國。

香港入境處再度將我遣返廣東省。遣返前,仍舊不告知去處。我問:「送我去哪裏?」一名肥胖港警眨巴著一對瞇縫眼,狡黠地回答:「送你去美國!」我照例被推入一輛黑色箱型車,夾雜在幾十名普通偷渡客中,直接遣返中國。那一句兼具諷刺性和侮辱性的話,足以讓我記取一生,成為逆境中,激勵我自強不息的警句之一。真正的男子漢,奮發自屈辱。

(選自 香港開放出版社《不受歡迎的中國人》附錄:我的中國故事)@#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年7月1日,中共公佈新版《國家安全法》。對照其1993年發佈的《國家安全法》,新法的覆蓋範圍大幅擴張。涵蓋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領域,共7章84條。洋洋灑灑,看似無所不包,可謂野心勃勃。
  • 這一切,構成我最早的記憶。三歲,開始模糊記事的年齡。捆綁,批鬥,毒打,這就是毛澤東為他的「文化大革命」所設計的場景。毛澤東發動文革,原本出自他與劉少奇的權力鬥爭,卻演變成一場全國範圍內的階級鬥爭。
  • 出獄後,發現父親變了。再也沒有了迷信「毛主席」的痕跡。父親完全看穿了共產黨的本質。他理解兒子,理解民主,對我的所思所為,不僅沒有半點責備,而且毫無猶疑地,予以贊同和支持。
  • 的中國故事:橫渡恐懼之海(3)
  • 「政治體制改革」這六個字,在今日中國,隨處可見,其涵義甚至被扭曲。但在1985年,這六個簡單的中文字,尚從未在中國的媒體或書籍上出現過。上書胡耀邦,我成為最早提出這六個字的人之一。
  • 1986年,校園空氣愈加活躍,多元化思潮衝擊著年輕學子們充滿理想與渴望的心。我和好友頻繁舉辦各種形式的聚會。經春夏兩季播種,到了秋天,推動研究生會和學生會聯合舉辦「同濟大學文化潮」活動。項目之一,是邀請方勵之、劉賓雁等文化名人來校演講。
  • 天安門事件」,國際上流行的這一定義,指1989年的中國民主運動、及其被中國政府鎮壓的結局。在中國民間,包括海外華人中,這一事件,被稱為「八九民運」;又稱「六四事件」或「六四屠殺」。中國官方,最先稱這一事件為「反革命暴亂」,後來又淡化地稱之為「發生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
  • ……迫於對中共網絡攻擊的忍無可忍,美國發動了代號為「自由翱翔」的網絡行動。作為第一步,美國施展高科技絕招,瓦解了中共網絡封鎖──網上柏林牆。中國網民無須翻牆,就能瀏覽境外網站,盡皆歡欣。面對「網絡長城」失效而無力對抗美國技術優勢的中國政府,採取極端措施:切斷互聯網。中國網民憤怒。美國隨後通過太空通訊衛星,直接向中國人民提供無線上網服務,任何人,只要有電腦,就能自由上網。中國網民振奮。中國政府又出狠招,發佈《關於暫時禁止使用互聯網的通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互聯網……購買電腦,一律實行實名登記制。」警察上門排查。中國民眾群情激憤,上街抗議中共極端行徑。中共則派出大批便衣特務,煽動和組織反美示威。在美國駐中國各地使領館前的這類示威,迅速演變成打砸搶燒殺。暴徒向美國使領館投擲石塊、磚頭、瓶子、燃燒物等。一處美國領事館起火。撤退中,包括總領事在內的多名美國領事人員和中國職員遇難。美國出動七支航空母艦戰鬥群,從各個方向,沉著而快速地開赴中國近海……
  • 近期,國內官方媒體連發三篇文章,劍指退位的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
  • 天大火,連環大爆炸,爆炸威力相當於至少24噸TNT、53枚戰斧式巡航導彈;蘑菇云,衝擊波,地震;不僅現場留下巨大坑洞,周圍區域,包括停車場、高速公路、輕軌車站等,盡都遭到嚴重毀損;附近居民樓,門窗震裂、震毀、震塌。大災難的場景,甚至在外太空的美國科研鏡頭下,都清晰可見。這就是天津大爆炸,發生在8月12日夜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