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古味製茶趣 體驗 山歌對唱 相褒歌

採茶趣。(謝月琴/大紀元)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舉辦的2016「村落美學」系列活動,由各地生活達人擔任策展人,讓美學遍地開花。

10月2日上午有一場「古味製茶趣」,由綠野茶園負責人李振福教導大家手工採茶、手工炒茶、古老揉茶技藝體驗,還品嘗了茶點心,另外由達人在採茶同時教唱古早相褒歌及山歌對唱文化,葉錦純老師帶著大家創作彩繪一只茶杯,末了還讓大家帶走一份伴手禮-一小包自製的茶葉,回家做紀念,真是「有吃又有掠」!這場活動約有40人參與,多半是親子團,其中林口團約來了20人。

文史工作者林錦賢老師表示,宜蘭大量採茶,其歷史由坪林傳入,而台灣茶葉大量從中國安溪傳入,台灣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銷紅茶,戰後銷綠茶。採茶時會唱相褒歌或山歌對唱,以增進情趣。林錦賢老師還花了一年時間整理了一本「員山相褒歌」,讓這種鄉土情調,得以留下文字記錄。今兒個還請來山歌對唱達人張阿美(美子)及張阿文,來教大家唱山歌。

林錦賢老師。(謝月琴/大紀元)
林錦賢老師。(謝月琴/大紀元)

 

採茶要領  一心二葉。 (謝月琴/大紀元)
採茶要領 一心二葉。 (謝月琴/大紀元)

李振福指出,今天採的茶是台茶13號(翠玉),他並示範了「一心二葉」的採茶要領。只要是茶,都可依製作過程的不同,而做成紅茶、綠茶、半發酵茶等。殺菁目的是破壞茶葉的酵素,揉捻茶,則破壞茶葉的外層保護膜,方法是兩手壓緊,像揉麵團一樣把水分擠出,一邊擠壓,茶香隨著四溢,好香呢!

李振福。(謝月琴/大紀元)
李振福。(謝月琴/大紀元)

 

彩繪茶杯。(謝月琴/大紀元)
彩繪茶杯。(謝月琴/大紀元)
張阿文(左二)教山歌對唱。(謝月琴/大紀元)
張阿文(左二)教山歌對唱。(謝月琴/大紀元)
手工炒茶。(謝月琴/大紀元)
手工炒茶。(謝月琴/大紀元)
山歌對唱。(謝月琴/大紀元)
山歌對唱。(謝月琴/大紀元)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