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彩紙創作藝術──吳俊賢

吳俊賢老師。(盧桂蓮/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30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盧桂蓮台灣雲林報導)雲林縣斗南鎮人文協會今年參加雲林縣政府跟文化部的社區營造計畫,記者跟隨協會團隊前往採訪吳俊賢老師。一走進吳老師家中,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牡丹國畫,客廳的兩面牆滿滿的作品,鮮豔的色彩、雅緻的畫面彷彿置身畫展之中,濃濃的藝術氣息與主人親切的笑容讓人頓時升起一股愉悅的感覺。

從小學開始就已展現繪畫天份的吳俊賢老師,因為家境貧窮,不得不把全部心力放在課業上,藉由優異成績獲得的獎學金和打工的所得終於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就像大部分家長的認知一樣,總以為藝術無法填飽肚子,所以是在家人的建議下他選擇農業化學系作為將來就業做準備。好學的他知道要開拓自己的事業必然會與機械建築有關,因此大學期間主動自修這些專業科目。他優異的成績和好學的精神得到師長賞識,有機會在學校任職六年,並與夫人相識結成連理。後來他的長才讓他有機會於擔任位於豐田的味王廠策劃人時都發揮了作用,以專業的領導才能穩坐廠長的位置直到退休。

吳俊賢作品-飛天。(盧桂蓮/大紀元)

擔任全台最大食品工廠的廠長期間,他自行研發生產鳳梨乾果外銷日本,品質與口味大受歡迎,後來又著手改良新的飲料食品,在市場上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與肯定。鍥而不捨的研究精神與認真的做事態度,曾經獲頒七十六年食品工廠傑出人員獎。退休後他接受台商邀請前往大陸負責設廠,六年間往返兩岸,從事有關醬油、泡麵、飲料、滷蛋等專業機械的試車完竣……。正是沿襲了這樣多元的專才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如今他結合了科技與美學開發並享受自己獨特的彩紙創作藝術。

獲頒76年食品工廠傑出人員獎。(盧桂蓮/大紀元)

在百忙中參賽獲獎的成就感與創作的喜悅成了激勵他作畫的動力,雖然那已是遙遠的學生時代或剛踏入社會的年輕歲月,但想要畫畫的衝動與渴望始終不曾被澆熄。一如他求學做事的多方面才華與作風,他也將這份熱情延續到藝術創作中──退休後的他重拾畫筆,再次沉浸在昔日作畫的美好體驗,全身心投入的結果果然有令人驚羨的成就。

吳俊賢的作品很特別,乍看之下是人物畫,但卻不能用繪畫定義,這是結合了科技與紙藝組合的特別作品,吳老師自己定義為「彩紙創作藝術畫」。他的作畫緣起則要從朋友的一張卡片說起,原本一張書籤大小的人物卡,他回家後將之拆解,仔細研究服裝的結構組合,一段時間後再以一張放大的作品呈現在朋友面前。 朋友驚訝吳老師的巧奪天工,真是美輪美奐又精緻加倍。受到肯定的他從此一頭栽入自己獨一無二的彩紙創作。

聆聽吳俊賢作畫的過程中更令人讚嘆他的才華和做事一絲不苟的精神,首先從人物確定、背景處理開始,接著蒐集材料及畫布,運用電腦軟體列印出富有明暗變化或漸層效果的彩紙,再用不同大小的剪刀及彎剪,細心的剪裁與張貼;身邊被老婆視為垃圾的包裝紙、紅包袋,他都能巧妙地運用在畫作裡,原來,一件東西的價值呈現完全可以由當事人賦予它新的生命,在他眼中美麗無所不在;結合過去繪畫的基礎和和美學修養,創作的快樂與滿足豐富了他的退休生活。

喜歡靜態活動的吳俊賢堅持不加入一般老人會,擔心自己會跟著一般人的消沉而老得更快,他毅然選擇與一群不同年齡層的藝術喜愛者在「萍風藝術學會」中自在徜徉,與藝術界朋友們的交流與藝術探討成了生活重心。

由於作畫需要細心與耐心,每幅作品都要花上幾個月時間反復修改,難得的是妻子永遠是以讚賞和仰慕的態度支持他,雖然幾度因為照顧嬴弱的妻子中斷作畫,但他知道,創作的十二年來,老婆的笑容是他最大的支撐力量。作品中他尤其喜歡觀音圖,一份寧靜祥和的氛圍躍然紙上,一種淡泊無爭的意境也是他多年創作的追求。

吳俊賢作品-觀音菩薩。(盧桂蓮/大紀元)

吳俊賢老師夫婦。(盧桂蓮/大紀元)

另外一幅仙女圖,是他格外用心的一幅畫,他曾受挫於無法完美的呈現衣服的透明感,最後則是運用半透明的描圖紙完成了輕紗飄逸透明的服裝效果。
吳俊賢作品-仙女圖。(盧桂蓮/大紀元)

吳夫人說,吳俊賢現在的面貌跟過去當廠長時的冷峻、威嚴大大不同,也許是退休後的藝文薰陶,也許是喜歡聆聽古典音樂、愛彈琴的關係,或許還有漫長歲月的洗禮吧!現在的他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但是吳俊賢認為,重要的是對美的追求和享受讓他有了目前恬淡的心境。亞里士多德說:「美會使人淨化。」吳俊賢的生活多半浸淫在音樂與繪畫中自得其樂,慢慢改變面容,也改變心境,退休後的日子是他一生最美好幸福生活的開始。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面對澄澈如鏡的溪水,讓人不知不覺地放下雜念、沉澱心靈。水彩畫本身以水為介,水的謙卑、包容、化解、柔韌、滲透、浸蝕、變化多端…等特性,使創作媒材與描繪對象的特性合而為一。 藝術創作也如明鏡般澄澈的溪水,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人格…都會自然地在作品中映出最真實的樣貌。」 -《吳冠德寫於此展創作自述》
  • 圖play.jpg:(圖片來源:photos.com) (大紀元記者秦明月編譯報導)如果你用心試著讓孩子整個暑假都能愉快度過的話,兩個月的時間是可以拉長的。來看看我們的娛樂嚮導有哪些夏日活動的好主意。
  • 「紫色旋律」作品充分展現騰萱驚人的寫實功力,背景灰紫色的山沉穩渾厚和前景高彩度的鳶尾花拉開了空間的距離,遙遠的湖面迷濛一片,詩意漫漫…微光幽幽…看著這片迷人的紫花,那高高低低的節奏好像翩翩起舞的紫蝶,正為我們表演她最新的舞曲,看著看著…感覺心好像也飛起來了,人也浪漫起來了,不知騰萱是否也像她的畫一樣浪漫?
  • 國立國父紀念館於1月21日至2月9日在農曆年節期間,將辦理「中日聯合剪綾布(紙)藝術展」。剪紙俗稱「窗花」,在我國舊時的農業社會中佔有相當地位,無論婚喪喜慶都被廣泛的應用,尤其在農曆過年時,家家戶戶在整理房舍後並貼上各式吉祥剪紙圖案,增添年節氣氛。
  • 藝想世界畫展於新北市樹林區保順街88號,展出千嬌百媚的繪畫創作,集合世界各地的寫實風景、花卉寫生、生活一隅美景,揉合創作的技巧,展現出繪畫所獨有的美感,喜歡藝術的朋友不可錯過這一個難得的機會,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 水彩,是一個極難掌控的媒材,卻是黃國記的最愛。有幾次黃國記想放棄水彩而選擇油畫,然而每當看見水與顏料在紙上相互激蕩呈現出的無窮韻味,就再次深深著迷而沉浸在其中。
  • 「發現美」與「發現不美」同等重要,如何在紛亂龐雜的大自然中找到美,靠的是「慧眼」與「觀看方式」;如何發現不美,靠的是對自己美感系統的深入理解與創作經驗。
  • 在寒冷的季節裡幸好有讓人ㄧ想到就溫暖的聖誕節和新年,可以寄送獨ㄧ無二的手繪卡片,用手製的心意來傳遞手感的溫度和幸福的感覺,ㄧ定勝過「電子賀卡」的祝福。想到這,我特別在「家政班」教水彩課時,安排了一堂「手繪聖誕卡」的製作教學。
  • 104年文化局重要的年度策展「再創嘉義畫都生命力-春萌畫會暨墨彩新象」,邀請多位收藏家、藝術家、藝廊和公立博物館等共襄盛舉,挑選出具代表性的134幅經典畫作,呈現出傳統膠彩與現代水墨之美。
  • 美術,不但能培養人的觀察能力、審美情趣,她沒有機械定論的判斷事物的方式,還能使人領略到一些理科課程中體察不到的奧妙的道理。這個學科在西方的教育中 很受重視,不管甚麼學科,學生做展示時,都少不了美工。但在中國的中小學教育體制裡,是比雞肋還不如的東西。我愛畫畫,可是中小學美術課可憐的學時學不到 多少東西,繪畫的能力幾乎全是在課餘時間練就的。經過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上大學學習建築學後,大學只有兩門主科,一個是一、二年級的美術課,另一門是建築 的專業課,也和美術有很大的關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