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一校一傳藝 梗枋學童捏雞母狗仔謝平安

梗枋學童捏雞母狗仔謝平安活動 合照。(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6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傳藝為文化推展的核心,帶領傳統藝術教育走入校園,於11月21日在宜蘭頭城梗枋國小舉辦「一校一傳藝.點亮學習的燈」校園傳藝交流計畫-全聯福利熊陪你一起捏雞母狗仔及搓湯圓活動。基金會李昱駪執行長表示,期望每位學生及老師可以多認識、喜愛親近傳統藝術文化,進而在日常生活中體驗人文美學;激發學童對傳統藝術的興趣,落實向下紮根的傳藝種苗,和孩子分享善美生活中的文化藝術內涵。

基金會為喚起大家對傳統民俗那份熟悉的溫暖,特別邀請捏麵達人鄭秀花老師、吳彩琴老師及全聯福利熊,在梗枋國小舉辦捏雞母狗仔及搓湯圓謝平安活動。首先由彩琴老師揭開活動序幕,解說小雪節氣、謝平安文化、做雞母狗仔的由來;繼之請秀花老師指導師生們捏做雞母狗仔,當看到自己親手揉捏的作品完成時,呈現個人豐富的想像力,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簡直就是腦力激蕩後的最佳創作!活動尾聲,全體一起搓湯圓、謝平安,圓滿閉幕。

相傳冬至時,大人在搓湯圓,小孩總喜歡在旁湊熱鬧。由於小孩子無法搓出圓型湯圓,且捏出來的「湯圓」有些變形像鳥獸、雞、狗、豬等可愛造型,稱為糯米尪仔,因丟棄覺得可惜,只好煮熟祭祖,俗稱「做雞母狗仔」。臺灣地區進入農曆十月有「謝平安」祭典,以叩謝上蒼一年來的庇佑,為祈求平安的祭典,象徵「春祈秋報」習俗的延長,也表豐收後的感恩。基金會結合兩者文化民俗引入校園,作為我們「一校一傳藝.點亮學習的燈」先導,期許校園傳藝交流計畫得以有效地開枝散葉,正如傳統藝術文化得以永續傳承。

梗枋學童捏雞母狗仔 作品。(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梗枋學童捏雞母狗仔 作品。(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