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章為群:考試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12月01日訊】剛過去的禮拜天,參加了個長逹兩小時的考試。在一百二十分鐘之內,得回答根據本有六百頁的書擬出來的二十道題目,選答其中十五道;末了,還得寫篇閱讀那本書後的心得。老章雖然身經百戰,從小學入學試,至小學升中試、中學會考、大學入學試與畢業試,研究院入學試及學位試,到應徵不同工作崗位的入職考試,卻依然有份緊張、焦慮和壓迫的感覺。拼到最後二十分鐘,執筆的手還產生抽搐的現象;才猛然想起,上次執筆應試,經已是十六年前的事了。

億兆華夏民族、炎黃子孫,自隋煬帝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需要、加強中央集權和將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就在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科舉考試制度代替了漢魏六察舉和九品中正制,用考試的辦法來選取進士;讀書人就必須參加考試,才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了。推行考試制度,堂堂正正的理由是為朝廷選拔人才,明目張膽的陽謀是鞏固專制皇朝的統治。怪不得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科舉考試結束後,站在午門城樓之上,看著新中進士列隊進入朝堂,拈鬚笑道:「今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欣喜的是將天下人才,網羅建制之中,供皇朝專用。

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人才制度,毫無疑問可以達成為天下儲才用才的願景。然而,為加強鞏固封建專制政權統治而設計的考試制度,卻只會成為荼毒和扼殺天下英才的魔障,導致人心腐朽,道德淪亡。問題出在哪裡?就是出在考核的內容和形式之上。

隋唐以後通過科舉產生的進士、擧人、秀才,進入建制的人才以百萬計。「十年寒窗苦讀把經研」,為的是有朝一日,金榜名題,鯉躍龍門,青雲直上,甚至位極人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女顔如玉」,讀書只不過是謀取功名富貴的手段,儘管應試的考卷上,滿紙寫的是仁義道德、精忠報國!

就是這樣,這樣一個為禍無窮的制度,就在神州大地之上,世世代代成為封建專制既得利益集團網羅鷹犬奴才的圈套和鞏固獨裁統治的麻醉劑,虛耗無限青春,枉費無盡精力,讓這文明古國、禮義之邦,步向沉淪!

——此文發表於加拿大大紀元報紙「紀元心語」欄目。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