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父母並不完美的事實

作者:吳若權

當我們願意接受父母並不完美的事實,等同於接受自己也不夠完美。(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273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中年子女與銀髮父母的緊張關係,讓彼此既相愛又疏離,明明很想擁抱對方,卻又擔心被刺傷。有位知名的檢察官好友,以正義形象行走江湖,讓人感覺他好打抱不平,卻也偶爾會在臉書發文,提及百忙中利用週末回南部老家探望父母的感觸,怪自己沒有能夠盡力承歡膝下,說出許多中年子女共同的心情。

以我這過來人的經驗,不得不說出實情:忙碌,只是藉口。我們明明知道:放棄對名利追求的百分之一,就能換得陪伴銀髮父母,讓他們擁有比現在開心一百倍的幸福,卻遲遲沒有去做。

我若不是先後經歷母親中風、父親驟然辭世的打擊,或許也跟大家一樣,迷惑於一個自以為是的假象當中:我要賺錢、要有成就,才能讓父母覺得沒有白白生養我。但其實即使你沒有賺很多錢,沒有太大成就,父母從來沒有嫌棄過子女,頂多他們只是擔心你將來的日子不好過。如果你能把自己的生活照顧好,然後願意花一點時間好好陪伴他們,這一切已經足夠。

我很慚愧、也很感恩,母親犧牲她的健康、父親捨下他的肉身,幫助我及早覺悟這些事。這十幾年來,我刻意保持低調,少賺很多錢、少出很多名,把做為「兒子」的角色,看得比「作家」、「演說家」、「主持人」、「顧問」、「點鈔機」更重要一些,因此能找回內在的平衡,擁有和諧的家庭與工作關係,以求將來彼此要珍重道別的那一刻,心中不要有太多的遺憾。正因為我們都不會知道,誰會先走一步,所以更要百般珍惜的腳踏實地陪伴彼此,顧好眼前的這一步。

遺傳,是累世因緣的顯化

有了這些領悟,讓我能夠回到內心深處,更客觀、更真實地看待彼此。從前的我,做事追求完美,高度嚴謹的自我要求;後來,在中風的母親身上,看到每個人的個性,都存在一體兩面的特質。「完美」,其實也是「不完美」。

母親是個比我更追求完美的人,她年輕的時候為了照顧家庭生活,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身心失衡才會疾病纏身。我曾經為此惋惜,覺得她不值得這樣犧牲。可是,看到她中風之後,努力復健的高度毅力,又非常佩服她的韌性。

銀髮父母和中年子女之間,存在著一面被歲月塵封的鏡子,你只要勇敢地勤於擦拭,就會看到一個真相:原來,我們這麼相像。從小到大,我以為最討厭你的某些方面;人到中年才發現,我其實也跟你一樣。

透過血液的遺傳,或共同生活的學習與影響,造就子女在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而追求完美的路上,跌跌撞撞,有一天終於看到自己和父母的不完美,然後在這裡找到彼此和解的可能。

原來,遺傳就是累世因緣的顯化。當我們願意接受父母並不完美的事實,等同於接受自己也不夠完美,才能真正放下對親情無懈可擊的完美追求,回到平凡人生的角落,重拾珍惜與感恩的心。

對爸媽說:「我愛你!」,與過去曾經叛逆的自己和解

好友大貓說,他從小與父親的相處,始終隔著一段距離;直到婚後有一天起床漱口,驚醒般地發現自己清喉嚨的聲音,跟父親很像。而這個時候,父親已經老了。彼此之間,沒有講出口的心事堆積如山,沉澱於滾滾紅塵之間。

直到父親重病住院,大貓守在他的病榻前,握住老人家孱弱的手,「我愛你!」三個字,如紛飛千古未絕的白雪,盡融在生命殘落的簷間。

而多少中年子女的遺憾,竟是這一生從未來得及跟銀髮父母說:「我愛你!」

日前參加一位很值得尊敬的企業家前輩的追思會,席間播放一段影片,令與會賓客動容落淚。由於他走得很突然,事先毫無徵兆,儘管安詳於睡夢中辭世,子女仍非常不捨。平日氣宇軒昂的長子,守喪期間神情憔悴,在影片中謙卑地說:「這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來得及跟父親說:我愛你!」

他拋下完美形象,分享內心的脆弱,喚醒所有中年子女對生命的覺悟。

我該慶幸,自己因禍得福。母親意外中風,提醒我珍惜彼此的相處。她出院後回家,繼續漫長的復健及調養之路。人生突然遭此重擊,彼此都感到心力交瘁。某個晚上我幫她蓋好被子,互道晚安。轉身離開她臥室,帶上房門前,我輕輕地說:「媽,我愛你!」幾秒鐘之後,我聽見她很小聲地回應:「我也愛你!」

那一刻,我們才終於能夠從懊悔、難過、不捨、愧疚,百般複雜的心境中掙脫出來,重新回頭看見彼此相愛的本質。

你,對銀髮父母說過「我愛你!」嗎?現在,就試試看,好嗎?或許,第一次難免尷尬,你很緊張,他也害羞,但只要跨出這一步,不僅你與父母的關係,就更前進一些,你也會在此刻,與過去曾經叛逆的自己和解。

──轉載自皇冠文化《重新,一個人:擁有自由無畏的人生下半場》

責任編輯:方遠

%e3%80%8a%e9%87%8d%e6%96%b0%ef%bc%8c%e4%b8%80%e5%80%8b%e4%ba%ba%e3%80%8b%e7%ab%8b%e9%ab%94%e6%9b%b8%e5%b0%8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高僧傳》卷三記載,求那跋摩是剎利種姓,世代在罽賓國為王。父僧伽阿難,拋棄王位,隱居山林。求那跋摩十四歲時見解即已超凡,而且崇德務善,懂得仁愛。
  • 不完美,是生命的必然,更是一份的禮物;同時,它也是一位老師。人生是由很多故事組成的 而遺憾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蚌殼裡的沙一般,它帶來折磨和痛苦,但也讓生命轉變、昇華。
  • 請告訴自己,天下沒有完人,一時的表現不佳,不足以代表一個人的整體,有缺憾的人生是常態。更何況,你的周遭朋友並沒有人把你視為邊緣化人物,反而很喜歡你。所以,你應該從觀念中改變自己完美的價值觀。不論男生、女生,都是因緣際會的安排,才會出現在我們身邊,本著真心相待的初衷,就能快樂地和他們相處,人我之間的緣分深淺也自有安排,只要出於至誠,毋須在意彼此分合的得失。人生本來就不完美,但是我相信你會好好地享受它,加油!
  • 一個想通過風水改變命運,讓家族昌盛,一個想通過風水敗壞別人的命運,結果都事與願違,由此看來因果的力量大於風水的力量,凡事都要順應天理;萬事皆有因緣,前有因,後有果,人為的改變命運是不可能的。
  • 失敗不可怕,關鍵是要贏得人心。劉備做事最大的特點,就是寧肯失敗也不肯違背仁義。
  • 法輪功並不是中共宣傳的那樣,他是佛家上乘修煉大法,可以放鬆身心,開智開慧,對祛病健身、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和道德水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至今,法輪功已經洪傳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及地區,各族裔修煉者超過一億人,廣受歡迎。
  • 現代人由於飲食過度精緻化,成為許多疾病、肥胖的主因。近年來,在美國悄悄吹起了一股復古養生風潮,主張食用自然不加工的食物,許多人靠著它減重、變得更健康。不過,有些營養專家認為,古式飲食的限制太多,又缺乏許多身體所需的健康食物。
  • 我們曾經看到一對鶼鰈情深的夫妻,妻子罹癌,住進安寧病房。丈夫為了讓妻子病情好過一些,花許多時間與醫師討論、上網找藥方、煎藥給太太喝,忙得不可開交。直到有一天,妻子說,我快死了,你能坐下來陪我嗎?丈夫才發現自己錯了,妻子最需要的是親密的陪伴,而不是那些外邊的花樣。
  • 2017年即將到來,近日,網絡流行文章「2017 年要養成的最佳生活方式」,提醒讀者對新的一年做些規劃。
  • Karen Gallagher是一家保險公司的老闆。2016年12月23日下午,她和丈夫以及女兒在觀看了神韻紐約藝術團(New York Company)在俄克拉何馬城的市政中心音樂廳(Civic Center Music Hall)的第二場演出之後,盛讚演出帶來的令人震撼的美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