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公民教師:多元思辨形塑價值觀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2015年由中學生發起的反黑箱課綱事件,正如同老一輩訝異於新世代在太陽花運動展現的爆發力;看到年輕身影的加入,史觀的碰撞也引起另一波反思潮。大直高中公民老師黃益中談到,應該讓全民在討論、思辨溝通過程中,逐漸由人民理性地去形塑自己所想要接受的價值觀。

長期關注課綱微調,反黑箱課綱運動更站在第一線,被學生戲稱「地表最帥公民老師」、「教師界的張孝全」的黃益中,沙啞的菸嗓,配上慷慨激昂的論述,在反課綱運動中成為言行指標人物。

真正的課綱應如何?黃益中認為,即使過程中有各種意見價值不同,但民主社會本就應有多元價值觀,而非僅限單一思想。這是反黑箱課綱的初衷,但是最後卻被刻意扭曲。

然而行事風格與一般老師迥異的他表示,現在教育的目的,與他心中理想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馳。台灣的教育體制只要教出順從、聽話的「好」學生,出了社會才會聽政府的話。今天所有反黑箱課綱的公民、學生,等於是挑動了當權者最痛的神經,就是一個多元價值與單一價值之爭。

他認為,這樣台灣教育是失敗的。所謂好學生應該要會獨立思辨、對各種不公不義進行批判。

資深媒體人、作家陳德愉則談到,反黑箱課綱運動帶來的反思是如何學會尊重差異,接受多元。在新時代,現在全球化網路決定一切的時代,任何訊息、產品都可被快速傳遞複製,觀點也會不斷被複製,一個人在網路上發表言論,可以馬上同時被300萬人以上複製、接受,再重新傳播他的觀點。

如何觀察差異,不同族群性別的差異,接受不一樣的觀點,都是大家需要共同討論、學習的課題。

至於對未來新政府的期望?黃益中建議,希望課綱制定是從由下而上的多元史觀。此外,希望課程可以鬆綁,不要規定太死,尊重多元、強調多元思辨精神的課程,對啟迪學生才有正面影響。

另外,培養學生關心弱勢的心,則是更重要的事。因為過去學校課本在這部分著墨不深,可以說非常之少,這是不對的,因為唯有民主國家、良善政府必須先從照顧弱勢開始,教育則是幫助弱勢翻轉最好的方式。◇

責任編輯:芸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