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國軍人自殺率呈上升趨勢

楊曾參與實戰 或會「十分不好受」 需要經過心理調整

人氣: 9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 ,

【大紀元2016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 楊鎮寧被傳中槍身亡、或為自殺後,兩名熟知軍方運作的人士表示,從簡歷看,楊應該參與過實戰,而且執行過特別任務。

「Kinetic(動能)這個詞,意味著實戰。」在海軍服役了18年的鄭永佳說,從陸軍士兵楊鎮寧生前在社交媒體領英(LinkedIn)上註冊的 信息看,楊鎮寧曾任「全源情報分析員」(All -Source Intelligence Analyst ),被派遣到塔利班勢力最囂張的阿富汗南部地區,在十分危險的坎大哈省(Kandahar)前線作戰基地,蒐集和分析所有可得信息。

楊鎮寧2014年9月獲得「阿富汗戰役獎章」(Afghanistan Campaign Medal)。華裔退伍軍人會幹事梅本立說,只有被派往阿富汗境內執行任務的軍人,才可能獲得這項獎章,從獲獎時間推斷,楊鎮寧從阿富汗前線回美已經一年有餘。

楊鎮寧接下來在LinkedIn上的工作描述是「遠程控制無人機,指揮攻擊方位以達成最大傷害」等等。鄭永佳說,這項工作需要熟練運用軍事地形分析圖等各項技能,遠程控制無人機,完成對陸地目標的偵察攻擊任務。

「整個過程就是一場實戰(real action)」,鄭永佳說,與楊鎮寧一樣,他也曾在軍隊負責「反恐情報分析」,在國內指揮部的屏幕上,他們可以實時、清晰看到前線戰場上的動態變化,無人機發射的導彈轟炸了什麼地方,瞬間奪取了多少生命,「那種感覺十分不好受,難以忘懷,但你需要自己調節情緒。」

每天22名軍人自殺

梅本立說,經歷過激烈的戰鬥以及在海外服役帶來的精神壓力,老兵們很容易自我封閉,並在這種心理的引導下自殺,老兵自殺率一直是軍人會關注與憂慮的大事。「作戰造成的心理創傷很大,自殺事件在美國軍隊中呈上升趨勢,美國退 伍軍人部2012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平均每天有22名現役或退役軍人自殺身亡,其中絕大部分是退役軍人。」他說,有的人用了10年、8年都無法走出陰影。

為何士兵的自殺率比以前增高?梅本立說,雖然現在的士兵自願服役,但現代戰爭的時間跨度比以往更長,阿富汗戰爭已超過當年的越戰,成為美國歷史上時 間最長的戰爭,戰爭部署節奏越來越快,執行更多戰鬥類型的任務,訓練要求越來越高,參與過越多不同戰事的士兵,自殺的風險越大,其次是醫療水平提高,缺胳 膊、掉腿傷兵救活了,死亡人數減少,但受傷、染病以及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數高得多,「創傷後應激障礙或抑鬱症」(PTSD)不一定能馬上看出來,「以前我們 也曾看到過這種現象,當戰爭即將結束軍隊撤回駐地時,壓力便逐漸顯現出來。」

鄭永佳認為,上述因素不一定會使士兵的自殺率上升,但會造成多少影響,則因人而定。不過楊鎮寧已27歲,這是相對成熟的年齡,從阿富汗前線回到美國,已經有一年多的調適期,如果這段時間他沒有出現酗酒、吸毒、孤僻等心理變化特徵,卻突然選擇「自殺」,「這確實不尋常」。

目前,楊鎮寧「自殺」案要等到軍方調查報告出爐,事情才會進一步明朗。◇

責任編輯:周美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