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孩子常發燒?小心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新竹馬偕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李明達,為嬰兒進行腎臟超音波檢查。((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人氣: 118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如果病童反覆發燒,卻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也沒有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極可能是泌尿道感染,新竹馬偕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李明達呼籲家長,發燒的病童中有高達三成是因為泌尿道感染引起,要提高警覺,避免反覆感染造成腎功能受損。

10個月大的女嬰,六天來高燒不退,爸媽以為她感冒了,先帶她到住家附近兒科診所,診所醫生開了克流感和抗生素,但起起伏伏的發燒卻降不下來,兩天以來女嬰的精神、活動力和食慾越來越不好,也變得更容易哭鬧,擔心的爸媽急忙帶她到醫院掛急診,經醫師判斷為泌尿道感染,治療後所幸已無大礙,但醫師提醒家長要小心避免再度感染。

李明達解釋,女嬰入院後,包括在尿液常規檢查中發現膿尿及白血球脂酶陽性反應,抽血檢查也發現白血球及發炎指數C反應蛋白(CRP)顯著上升,腎臟超音波看到右側腎臟腫大、有發炎現象,核子醫學檢查也確定右腎有急性腎盂腎炎。

治療方面,在等待尿液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前,醫師先給予廣效型抗生素,待尿液培養結果顯示為大腸桿菌感染後,再更換為專治大腸桿菌的抗生素。幸好女嬰對藥物反應良好,住院三天後就退燒了,出院後持續服用抗生素,前後共接受兩星期的抗生素療程。抱著康復的小寶貝回家,爸媽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泌尿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感染,過去曾有統計發現兩歲前的兒童約有7%曾罹患泌尿道感染,發生率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和腸胃炎。泌尿道感染大多是上行性感染,也就是肛門附近的細菌自尿道上行,侵犯到膀胱、腎臟引起感染。

如果孩子已能表達尿尿會痛、肚子痛,家長較容易聯想到泌尿道感染的可能進而就醫,但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往往呈現與泌尿系統無關的症狀,如發燒、哭鬧、食慾不佳或延遲性黃疸,很容易為家長忽略。

李明達指出,別以為孩子泌尿道感染只是小事,如果沒有即時治療進展到急性腎盂腎炎,日後可能引起長期併發症如腎臟結痂使腎功能受損,或引起高血壓、蛋白尿等,臨床上若懷疑泌尿系統感染,會以尿液常規檢查、抽血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共同確診,並在尿液細菌培養確認後,盡快投藥治療。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