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誰作踐台灣人才 台大教授:慣老闆

台大教授葉丙成(右2)8日在臉書談到,真正作踐人的,是台灣某些企業不重視人才、不栽培人才的「慣老闆」。(葉丙成臉書提供)

人氣: 17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準教育部次長陳良基日前談到,「年輕人不要做廉價、22K的工作,這是自己作踐自己」引起爭議。陳良基事後解釋,這段話表達容易造成誤解,其實知道年輕人很辛苦,「是我們這一代沒做好」。台大教授葉丙成8日在臉書談到,真正作踐台灣人才的,是台灣某些企業不重視、不栽培人才的「慣老闆」。

年輕人拿22K,其實是整個大環境的受害者,葉丙成認為,陳良基所指的「作踐自己」的人,在他看來不是指所有年輕人,而是那些可以有選擇的「有一身功夫的年輕人」。

他說,「有功夫」代表著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如果有這樣的能力,卻還是去做廉價工作,不僅是作踐自己,也便宜了慣老闆,讓未來就業市場更加惡化。葉丙成認為,不是拿22K薪水才叫廉價,只要你的能力被薪水嚴重低估了,都是廉價。

葉丙成舉例,最近網路上流傳一個說法,要毀掉一個人才的方法,就是給他年薪百萬,每天做沒開創性的事,做個5年、10年,這人才就毀了,原因在於能力進步有限,跟不上時代進步,未來也只能永遠屈就這項工作或被淘汰。

好的人才可以有選擇空間,如果只為百萬年薪、去幫「慣老闆」作容易的工作,等於把自己的未來性給毀了,這是「看輕自己」。

葉丙成說,這不就跟台灣某些科技業公司很像嗎?雖然員工年薪上百萬,可能比別的產業高,但做的事情都是眼前小小一塊routine的事情,少有開創性。「過去這20年來,台灣有多少人才,就是被這種慣老闆把人才作踐當庸才用而廢掉的。」◇

責任編輯:旻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