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拿大最傑出25位移民獎 三華人移民獲殊榮

圖:左起,電影製片人李雲翔、列治文山市議員陳志輝、西安大略大學教授姜晶出席6月21日在多倫多舉辦的加拿大「最傑出25位移民獎」頒獎禮。(周行/大紀元)

人氣: 15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報導) 加拿大「最傑出25位移民獎(Canada’s Top 25 Immigrants)」6月21日在多倫多舉辦第一輪頒獎,3名華人獲得殊榮,包括35歲的電影製片人李雲翔、列治文山市議員陳志輝及西安大略大學教授 姜晶。他們都認為,加拿大為移民提供了很多機會。

李雲翔曾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10年前移民加拿大不久,他第一次在媒體上看到中共活體摘除法輪功學員器官的報導時,覺得難以相信,隨著更多活摘器官的證據曝光,他決定要拍紀錄片。他的紀錄片《活摘》歷時8年完成,期間他親自到台灣,調查走訪曾經去中國內地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也經歷了受訪者因害怕公開真相,突然取消採訪等突發狀況。終於在2014年,他推出了這部52分鐘的紀錄片《活摘》。

《活摘》在2014年上演以來,已經獲得美國廣播電視屆最高榮譽稱號的「皮博迪獎(Peabody Awards)」、2015年國際廣播電視協會AIB國際調查性記錄片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李雲翔說:「我認為這次獲移民獎,與這影片的影響力有很大關係。一方面是這影片獲得了很多獎項;另一方,是加拿大社會對在中國發生的這事件(活摘器官)越來越關注。」

對於新移民如何獲得成功,李雲翔說,移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能夠打開心扉,多去了解、接受加拿大,就會帶來改變。

他說:「這是一個很自由的環境,如果你有一個夢想、一個目標,用心地去做事,而且能堅持下去,機會會很多。」

陳志輝曾是來自香港的留學生,在加拿大獲得了學士、碩士及法學博士等學位,已經連續當了10年市議員,在法律援助、警察服務等多種機構提供過義務服務,並獲得多項嘉獎。他鼓勵移民去探索「加拿大無窮的機會」。

他說,新移民多數有一段適應期,比如他自己原來英文講得不好,成了與他人交往的障礙。現在英文講得很好了,不但對與人交流有很大幫助,也增強了自己各方面能力。

「我希望移民不要有過客的心態,而是要落地生根。」他說,不要怕花時間,要有堅定的信念。父母多投入努力做好,也是給孩子做榜樣,鼓勵後代做的更好。

姜晶1982年從中國大陸來加拿大讀碩士、博士,30歲成為西安大略大學電機和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40歲成為教授。他還是安省註冊工程師、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委員會「儀表與控制」首席科學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加拿大有很多機會,使我能發揮自己的興趣。」他說,「每天都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我覺得加拿大給我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空間。」

姜晶是工程學院裡第一名來自大陸的留學生,後來成為學院第一名華裔教師。他說自己在加拿大很幸運,「我經常去別的國家,說心裏話,還是覺得加拿大最好。」

「加拿大最傑出25位移民獎」是為了表彰在不同領域對加拿大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移民,用他們的故事激勵更多新移民克服移民路上的挑戰。獎項評選機構表示,從630名 提名者中脫穎而出。

每年一度的「加拿大最傑出25位移民獎」由《加拿大移民雜誌》(Canadian Immigrant Magazine)主辦。自2009年來,該獎項已選出175名加拿大傑出移民,歷年獲獎名單中包括加拿大前總督伍冰枝(Adrienne Clarkson)和Michaëlle Jean,CBC全國晚間新聞主播Ian Hanomansing,名人企業家Arlene Dickinson等社會各界菁英。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