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

作者:胡光東
font print 人氣: 423
【字號】    
   標籤: tags: , ,

「苦難」對我來說,記憶猶新,是個永難忘懷的往事。

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家裡並不富裕,一襲米黃色卡其布制服,沒有辦法換洗,只有星期六晚上回家時,母親抓緊洗淨,當天晚上用火烤乾,第二天穿著返校。三年下來肩上和肘部都打了補丁。

那時是規定在學交用餐的,開學時一學期繳學費和白米同時繳才算註冊。菜是每一星期日從家中帶去,由於沒有冰箱的設置,帶的菜都是乾的、醃的、烤的、燻的這類可以擺的較久的菜肴,吃久了,膩了、厭了,星期六見到青色、綠色的蔬菜,視如珍饈,大快朵頤一番;對於肉類則不屑一顧,很難下箸。

開同學會時,大家扯東話西的聊個沒完,家中事業有成,或紈褲子弟,當然一擲千金,談的不是將本求利、風花雪月、揮霍無度的公子哥們的諸多往事,就是創業維艱的守成不易的歲月辛酸。

一位朋友說:「今日事業有點成就,都是從苦難中熬出來的」、「苦難變成財富,才是值得驕傲的人生財富」。

「說到苦難,不但不以為恥,反而有一種豪氣干雲,受人敬佩。」一位朋友理直氣壯說:「仗著祖先產業,只能算是愛憐,不能說是靠自己胼手胝足,勤勞儉樸得來的。」

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你戰勝了苦難,它就是你的財富;苦難戰勝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光陰似箭,不知不覺間,已是2011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了。在這個月裡,我會使用任何能使用的方法,與屈辱的歲月進行切割,在新的一年到來前,和妻子一同離開這片曾經生我養我的故土。我是早厭倦了漂泊的,可所處的環境著實惡劣,我夫婦倆只能是再次捲了鋪蓋背井離鄉。
  • 受胯下之辱,是件很沒有面子的事,很難堪的尷尬事,羞於啟齒,唯恐人知。但 如今 ,受胯下之辱的中國底層民眾,又有誰能夠避免得了呢?
  • 人生有輪回,一個國,一座城,亦是何其相似。中國古人早已參透重重天機,曰:「陰陽相生。否極泰來」。後世的人們在各自的人生閱歷中億萬次地印證著這來自遠古的智慧,無數的國家和城市也用自己的起起落落向人們展示著他們的起承轉合。波蘭華沙,這座歷經苦難才終於迎來幸福安詳的城市,便是其中讓人最為之心痛而又真誠祝福的一個。
  • 這是一位出國幾十年仍不願意加入美國國籍的中國人,回國辦身份證時遇到種種刁難和屈辱。原文轉載,全部是第一人稱——
  • 「我覺得成功的電影或者導演,他的心胸、胸懷很重要,包括世界有名的黑澤明 ,他本身就是人道主義者。所以,你在拍戲的時候,你要把心胸放大,我可以擁抱世界的苦難及世界的歡樂,你這樣拍電影才有意義。你拍一個藝術片,很孤僻的讓人看不懂,我覺得這不是我追求的。」——林清介
  • 在西方世界的地獄的最底層,關押著三個接受可怕痛苦和絕望懲罰的人:被泡在深水中受盡折磨的坦塔羅斯、無休止將巨石推向山峰的西緒弗斯和被綁在一個永遠燃燒和轉動火輪上的伊克西翁。
  • 故鄉離我遠去,已經整整17年了。每年720,看到大型集體煉功的場景、聽到呼籲停止迫害的呼聲,我都會回想起,在遙遠的綠地上,自由煉功的日子。
  • 宋濂不同意孫子的這種想法,他從小就艱辛讀書,直讀得滿腹經綸,到了入獄待死的這種地步,他不僅不覺後悔,反而另有一番感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