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凍死的詩人

作者:鄭重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27
【字號】    
   標籤: tags: ,

 

宋代詩人陳師道,是個很有骨氣的人。他小時候,十分聰慧,勤奮好學,性格倔強,不追求功名富貴。因為不滿王安石的經學理論,堅決不肯應試。蘇東坡推薦他為徐州教授,後來被召為秘書省正字(官職名)。《宋史》評讚他「高介有節,安貧樂道」。他年紀不到五十歲就去世了。

他是怎麼死的呢?原來他平日非常貧苦,冬天連棉衣都穿不上。有一次,他參加郊外祭祀,剛好是冬天,他的老婆給他借了一件棉衣。他知道,棉衣是從一個姓趙的家裏借來的,而他又很討厭那個仗勢欺人的趙某,就堅決不肯穿。妻子百般苦勸也無濟於事,只好把棉衣還給那姓趙的。結果,他終於因而凍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件事,傳到沈約那裏,沈約便把張率的詩,拿來看了看,連聲讚歎說:「這詩的確寫得很好呀!沒有讀過萬卷書,寫過千首詩的人,寫不出這般高格調的詩來。我有好些詩還比不上他呢!」
  • 「不!」夏完淳斷然否定,說:「大明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洪承疇早已為國捐軀。他是何人?竟敢冒充先烈,貪功掠美,侮辱忠魂!假如果真如此,洪承疇豈不成了欺世盜名、十惡不赦的叛逆?」
  • 蘇東坡到杭州任刺史,上任的那一天,李小乙與洪阿毛二人扭打到衙門,把堂鼓敲得咚咚直響,大喊告狀。蘇東坡騎著小毛驢來到衙門,進了大堂,坐上「虎座」。
  • 在我國歷代的女作家中,藝術上最賦予創造性的,恐怕要算南宋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有一個關於她寫〈醉花陰〉的故事,是頗能說明這一點的。
  • 〈羅嗊曲〉可能是方言。方以智在《通雅•樂曲》中解釋說:「羅嗊猶來羅」。「來羅」,有盼望遠行的人回來之意。所以當采春唱起此曲時,「閨婦行人,莫不漣泣。」
  • 宋之問遭貶之後,所寫的詩,雖也有某些可取之處,對格律詩的形成也有不小影響。但其為人實在令人可鄙,歷來為人所不齒。
  • 歐陽修,出身貧賤,四歲喪父,在母親的指導下刻苦學成。做官以後,積極參預范仲淹領導的革新運動,曾經在任上,為老百姓作過許多有益的事。
  • 李調元性好讀書,博學多聞,以文章名於當世,尤喜收藏。在官時「所得俸,悉以購書。」歸田之後,在其家東山北麓,造樓五楹,名曰「萬卷樓」。
  • 素有「詩聖」之稱的杜甫,為後世留下了數量可觀的優秀詩篇。如果以此認定他是一個只弄筆墨、不喜活動的文弱書生,那就錯了。實際上,少年時代的杜甫,就喜愛體育運動,直到晚年興趣未減。
  • 戴進,錢塘人,是明代著名畫家。他擅長畫人物、鬼神和花果,尤其畫人物肖像,最為出色,只須寥寥幾筆,就能把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徵,勾勒出來,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