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埠65選區辯論會 六參選人交鋒

雖方案不同 但支持泊路重開有共識 是否繼續421-a減稅看法不一致

6名參選人在辯論會上,就社區關心的議題各抒己見,左二起:坎瑟、李宗保、李金枝、紐維爾、牛毓琳、珍妮花。 (蔡溶/大紀元)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6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由紐約市立大學亞裔研究所等20家機構主辦的第65選區州眾議員參選人辯論會,昨天(14日)在華埠中華公所大禮堂舉行,參選人就社區關心的議題各抒己見。

這是6名民主黨參選人首次在華埠舉行辯論,除了主辦方準備的醫療改革、可負擔住房、小商業租金過高、工人權益、雙文學校、民選官員外來收入、夢想法案等話題外,臺下民眾也提出伊麗莎白街區花園維持公共綠地或改建可負擔住房、唐人街土地用途重劃(re-zoning)、柏路重開、唐人街巴士等社區關心的議題。

辯論會吸引了300多人觀看,以華人為主,整個大禮堂滿滿當當。
辯論會吸引了300多人觀看,以華人為主,整個大禮堂滿滿當當。(蔡溶/大紀元)

參加辯論的參選人包括現任65選區臨時州眾議員的坎瑟(Alice Cancel),第65選區男女民主黨代表紐維爾(Paul Newell)、珍妮花(Jennifer Rajkumar),以及三名華人參選人李宗保、李金枝和牛毓琳。辯論會吸引了300多人觀看,以華人為主,整個大禮堂滿滿當當。

幾位參選人在對可負擔房屋、教育、小商業經濟發展和開放柏路等方面的立場都類似。不過坎瑟在開放柏路上表現最激烈,她在小商業經濟議題時就喊出「為甚麼警察總局不搬走?我的建議是,讓警察總局搬走,柏路就可以重開了。」而紐維爾則在臺下觀眾提出柏路重開議題時,提醒大家「剛才坎瑟說『讓警察總局搬走』,可是我們臺上在座的幾個,誰都沒有這個授權。」引來臺下笑聲。李宗保提出的辦法是開放柏路的同時,在路旁建造安全防爆牆,兼顧警局的安保考量。他強調,時間已經過去了15年,社區急需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討論概念、喊一下口號」。

在華人關心的可負擔住房方面,李金枝和坎瑟贊同改革421-a地稅減免項目(紐約市為鼓勵地產商開發可負擔住房的優惠政策),使之能夠推動迫切需要的可負擔住房的開發,珍妮花、紐維爾、李宗保和牛毓琳則贊成取消這項政策。在伊麗莎白街社區花園所在地興建耆老可負擔住房的議題上,李金枝認為耆老可負擔住房(比綠地空間)更重要,不過,她表示理解社區對綠地空間的需要,「不知是否有和解方案」。李宗保認為應該保留這塊綠地給現有居民,牛毓琳認為社區耆老更需要可負擔住房。

在最後的總結詞中,李宗保強調自己是行動家、敢於挑戰難題的鬥士(figher);紐維爾介紹他獲得眾多政客的背書;珍妮花說自己「代表獨立的聲音,不被政治機器所左右」,加上民權律師的背景,深明社區的訴求;牛毓琳強調要讓州政府的服務「面向更多的草根,讓人人可及」;李金枝說,她的家庭從祖父開始三代住在華埠,她在乎華埠的一切,桑迪颶風後她一直引領下東城的災後重建工作,會用同樣的努力在眾議員的職位上服務社區。

辯論會以英文進行,提供粵語、國語和西班牙語翻譯。六人中,李宗保顯示對各類話題的知識最豐富,李金枝也相當熟練,猶太裔的紐維爾顯得最「有心」,他用粵語和國語問候語做開場白和結束詞,而坎瑟則無聲無息的中途離場。◇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