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9.11受害賠償仍在繼續 華人別棄權

意外傷害律師彼得森(左)2日在華埠舉辦講座,向華人居民介紹申請9.11賠償和福利。 (蔡溶/大紀元)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大紀元2016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9.11事件過去十五年,災難看似結束,但對民眾健康的影響依然持續,一些潛伏的症狀會日益顯露出來。9.11紀念週年之際,律師提醒,2001年9月11日至2002年5月30日期間,在堅尼路以南居住、工作、或長期逗留,近兩年身體確診疾病的,仍然可以申請聯邦政府提供的9.11受害者補償基金,申請賠償沒有身分限制。

意外傷害律師彼得森(David Peterson)2日在華埠舉辦講座,向華人居民介紹如何申請9.11賠償和福利。彼得森表示,他的辦公室就在曼哈頓下城,他本人也親歷9.11發生後的一切,當時曼哈頓上空籠罩著有毒氣體,包括燒毀的打印機等工業污染,可當時政府安慰民眾,說空氣沒有問題。因為政府的過失,國會通過《扎德羅伽9.11法案》(Zadroga 9/11 Act),向受害人進行賠償。

去年底,國會延長該法案至2020年底,並撥款數十億給受害人治療和賠償,基本上,因9.11而形成的主要癌症都包括在內。但彼得森說,不少當時在華埠工作或生活的華裔對該法案的了解仍知之甚少。

前來聽講座的孔子大廈居民周秉流說,9.11發生當晚,他還與太太步行去了事故現場,當時感覺空氣「就像聞到死屍般臭」,但吸入這樣的氣體, 還沒有意識到這是致命的。過去7、8年來,他經常鼻塞、流鼻血,春天還會氣喘,原來以為只是身體老化,看到新聞後,才重視起來,「我來美國30多年,都沒出現過這樣(流鼻血)的症狀,所以來聽聽講座。」

彼得森說,癌症的潛伏期很長,曼哈頓下城的居民在最近幾年有很明顯的癌症爆發率,除了警察和消防員外,很多當地居民並不了解自己有索賠的權利。

律師提醒,不同的疾病索賠的截止日期有所不同,民眾可以致電查詢。患者不但可以獲得金錢上的賠償,還可以到很好的醫院治療,早期發現癌症者更有機會治癒,「自從911襲擊發生後,居住在曼哈頓下城的居民,只要逗留了一段時間,身體出現任何症狀,都應該尋求法律意見,才是明智之舉。」◇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