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沒人要的吸煙40年捐贈肺 救了台男子一命

人氣: 59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0月26日訊】肺臟移植可提升嚴重肺病病人生活品質,但每年能配對成功數量少。台北榮民總醫院10月26日公布一名65歲病人使用64歲且有長期菸齡的邊緣性捐贈肺成功個案,創下紀錄。

據中央社報導,65歲高先生是瀰漫性肺氣腫合併肺動脈高壓患者,因肺氣腫合併反覆肺部感染導致嚴重缺氧,需經常進出醫院治療,家人也被迫要放下工作、陪伴在側;且高先生因配戴氧氣,出門都要扛著呼吸器,走一下就喘,無法自由活動,對生活品質造成很大影響,其他醫院甚至已建議氣切治療。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許瀚水26日在記者會中表示,高先生7月到北榮進行肺臟移植評估,9月中獲健保核准肺臟移植。9月17日,一名64歲腦死男性捐贈雙肺,雖捐贈者菸齡40年,且年紀大,但胸部X光顯示無異狀,氧分壓也符合標準,支氣管鏡檢查也無明顯增多的濃痰或分泌物,雖非理想捐贈肺,但經評估可進行肺臟移植。

根據國際心肺移植學會的定義,理想捐贈肺條件包括捐贈者年齡小於55歲,血氧正常(100%氧氣濃度下,氧分壓大於300mmHg),胸部X光正常,支氣管鏡檢查正常等。

許瀚水也表示,年齡較大的捐贈肺被使用的機率不高,且也會充分告知受贈者評估。高先生此次使用64歲且有長菸齡捐贈者的肺,即所謂邊緣性捐贈肺(Marginal donor),也是遭等待移植排名較前的醫院及病患拒絕後,才由高先生獲得肺臟移植的機會,術後恢復也很良好。

每年有約40名病人等待肺臟移植,但許瀚水說,因器官來源有限,一年大約只有10到20個理想捐贈肺,且只有6到10個能配對成功,很多病人「這輩子都等不到肺」。高先生接受的雖是邊緣性捐贈肺,但與其等不到,倒不如給自己一次機會。

許瀚水說,使用邊緣性捐贈肺肺移植病患的預後目前未有定論,根據2017年使用國際心肺移植學會肺臟移植登錄資料研究報告顯示,年齡較大肺移植病患(65至80歲)的中期預後並不會因捐贈者的年齡較大而較差。

許瀚水也說,現行肺臟移植獲健保核准的年齡上限為65歲,未來也可考慮放寬為70歲;但考慮年長者跟年紀較輕者一起列入等候名單的移植效益,也可考慮年齡較大的肺移植病患,審慎使用年齡較大的捐贈肺,訂定配套措施,讓肺臟移植有更多討論。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