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胡悅寧:内外受敵 英國首相前途未卜

人氣: 34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11月29日訊】經過多番波折,英國與歐盟就脫歐需支付的「分手費」談判終於取得比較實質的進展,歐盟表示,雙方將有希望就這問題達成協議。根據英國媒體報導,「分手費」估計會定於500億歐元左右,一旦通過,便可為雙方展開貿易談判排除一大障礙。

話雖如此,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在脫歐後與留在歐盟的愛爾蘭之間的邊界如何處理,仍讓梅如芒在背。愛爾蘭已明確表示,如果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不得不恢復邊境檢查,那麼愛爾蘭會投票否決英國脫歐談判進入下一步階段。此外,英國脫歐後歐盟人士在英國的權利,也是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社會各界都表現得非常焦急。日前,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哥魯夫教授(Professor Stuart Croft)表示,大學的6,500雇員中,約800名來自歐盟,由於前景未明,他們很有可能短期內要另謀高就,事情一旦發生,對大學的運作將會造成重大打擊。

由24家頂級大學組成的「拉塞爾集團」(Russell Group),更有為數約2萬5000名來自歐盟的教職員,他們對英國脫歐也因而表示極度憂慮。其它行業的各大工商機構,也面對人才大量流失的危機。

雖然根據英國目前提出的方案,這些專業人才留在英國基本沒有問題,但脫歐之後英國前景不明,而且英鎊貶值,專業人才是否願意留在英國還是另謀高就,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最新消息是,歐盟已宣稱不會按照原先計劃,讓英國的其中一個城市在2023年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諾丁漢(Nottingham)、利茲(Leeds)等幾個城市,早已花上數以十萬計的英鎊,希望繼格拉斯哥(Glasgow)及利物浦(Liverpool)於1990及2008年奪取相關殊榮。

利物浦估計,當年1.7億英鎊的投資,最後為其經濟帶來約7.5億英鎊可觀的回報。令人費解的是,根據相關規定,文化之都必須來自歐洲經濟區、歐洲自由貿易區或正在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英國去年6月宣布脫歐,英國政府其實沒有理由在過去一年多仍鼓勵國內城市競爭成為歐洲文化之都。

梅上任後可說得上諸事不利,6月初提前大選意外地讓保守黨在國會失去多數派的優勢。此外,英國接連發生恐襲、政府在脫歐談判上毫無進展,以及近期兩名閣員國防大臣法隆(Michael Fallon)和國際發展大臣派特爾(Priti Patel)因捲入醜聞辭職,對梅的管治造成嚴重威脅。

《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保守黨有44名國會議員,同意聯署對她提出不信任動議。報導說,想將她推下首相之位的陣營,只欠 8人就能啟動程序重選黨魁。如聯署成事,保守黨新黨魁將成為首相,意味著梅相位岌岌可危。

歐盟正密切關注英國政局的變化,已經在為梅下台以及英國再次大選後工黨勝出執政等情況做好準備。

但是,即使梅最終下台,英國脫歐談判仍將困難重重,倘若工黨在下次大選勝出,也沒有把握打破僵局。英國最終會否回心轉意決定留歐,英國民眾、工商及社會各界,以至國際社會都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文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