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經濟部研發高值金屬材 4年衍生產值800億元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1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蕭軒台北報導)經濟部技術處5日舉辦「材料高值,生活優質」金屬材料科專研發成果記者會,現場展示在綠能、生活及醫療領域的技術應用案例。經濟部指出,為擺脫長期仰賴國外進口高值化金屬材料,4年來研發並帶動相關衍生產值達800億元,盼未來持續引領台灣關鍵產業升值。

台灣金屬材料產業迄今超過40年,連帶衍生中下游金屬製品產業總產值,2016年已超過2.3兆元,是台灣產值突破兆元的國家重點發展產業。

經濟部技術處長羅達生表示,為擺脫長期仰賴國外進口的困境,技術處以「材料高值化、技術生活化」為目標,讓民眾擁有健康、高效能的生活。他舉例,「無毒環保鈦合金餐具」促進中鋼投資18億元興建鎳鈦精整專區產線,建構台灣第一條鈦餐具產業鏈,也帶動鈦產業鏈廠商,開發新創鈦餐具,包含鈦杯、鈦碗及鈦筷,產值超過5億元。

提高汽車安全性及輕量化、強度超過1400MPa的「汽車結構鋼板件」,促動中鋼、英利、璋釔、健和興公司投資熱衝壓新創公司(宏利汽車部件公司),總投資金額28億元以上。現階段已鏈結台灣車廠(華創)加速熱衝壓車體構件國產化,同時協助宏利公司切入國際車廠供應鏈(如一汽等)進軍亞太熱衝壓零件600億元市場。

技術處表示,4年來已串聯台灣上、中、下游產業鏈,同時帶動金屬產業相關衍生產值達800億元。未來將持續透過「材料國產自主(從0到A)」、「創新產業生態鏈(從A到A+)」的策略,引領台灣關鍵產業價值提升,續創台灣金屬產業榮景。◇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