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境外空汙影響台灣 冬季達40%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7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台灣台北報導)台灣西部的空氣汙染一直是嚴重問題,行政院13日公布「空氣汙染防制策略」,列出14項主要改善措施。不過,台灣除了境內產生的空氣汙染外,境外傳輸對我國PM2.5濃度也有一定程度影響,主要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環保署統計,除了夏季約占10%以外,春季及秋季均超過30%,冬季達40%以上。

對此,行政院長林全談到,境外是難以控制的部分,要靠國際間的合作解決,不是完全操之在台灣,若鄰近地區都汙染很嚴重,「台灣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但他強調這超過環保署管轄的範圍,必須透過國際間的協商來達成共識。

另外,媒體問到,政府與民間為了讓PM2.5降18.2%,投入2千多億元,換算起來約是100億降1%,這樣的投入是否值得,政府在經濟發展跟降低空汙之間如何求取平衡?

林全回應,解決問題難免造成社會管制與負擔,不能因為妨礙經濟發展就不做,但政府有義務提供基本的經濟發展條件,讓社會不要有缺電的危機。他說,就像買一部車子,經濟發展如同引擎,車子馬力要夠,才能帶動國家進步,但買車不是只要馬力足夠,還要有冷氣、音響,這些都會增加引擎的負擔。

他強調,若引擎馬力不夠,政府就應改善企業的需求,一定要做到水、電等最基本的供應,「這是不需要質疑的問題,是政府最基本的責任」,但社會上也要承擔一定的負擔,馬力再怎麼不夠,不能沒有冷氣和電動設備,所以核能電廠要轉型結束,燃煤電廠要轉型,讓空汙減少,並配合國家的地形狀況,冬天髒空氣停留在台灣中部的情況要減少,但台灣政府不會忽視經濟發展的動力,不會有缺電問題,這是基礎原則。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