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適合的 最好

作者: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 , ,

二八年華的少女S,長得亭亭玉立、清秀可愛,目前,正為如何塑造獨特的風格而苦惱。她問道:「阿姨,要怎樣在穿著方面展現自己的品味呢?」我的回應是:「沒有標準模式,適合的,最好!」

接著又告訴她:「在當下求多、求快,產品大量化、普及化的時代,除非有錢、有閒,去客製化專屬於彰顯個人特色的服飾,否則,很難獨樹一幟、與眾不同。然而,這又何妨?同一套衣服,不同的人,可以穿出各自的風貌!」

一番問答之後,小女孩不再說話,似乎若有所思,或許和我一樣,正在想著:甚麼叫做「適合」呢?

首先,從客觀方面來看,應該是「合宜」。穿著裝扮,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基本常識和禮貌。符合身分與場所的穿著,也是一種文明的表徵,它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與內涵。簡言之,無須華麗,但要「得體」,而所謂的得體,就是要讓人感覺乾淨、舒服。

再者,是主觀方面的感受,「合意」是關鍵。衣服就像是包覆身體的另一層皮膚,穿在身體的最外層,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最真實的自己。穿上自己欣賞、喜歡的服飾,才會感到輕鬆、自在;同時,也會讓人散發出自信的光彩,昂首闊步、勇往直前。

那麼,要如何拿捏客觀與主觀的尺度呢?大眾流行,容易隨波逐流;個人好惡,難免失之偏頗。要用道德標準來自我要求:明是非、懂禮儀、守分寸、知進退。如此一來,不只是穿著裝扮,甚至為人處事,也不會逾越分際,明白甚麼是真正的適合!

關於自我要求這一部分,無論是少年的S,還是中年的我,都有待好好的努力。慶幸的是已經認識到,有方向,就不會因為無所適從,而自尋煩惱了。@#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有文獻記載的)中國古代女藝術家中,管道昇是位才藝傑出又福慧雙全的女子。她不僅擅畫梅竹蘭、工山水佛像、精翰墨詞章,而且是大書畫家趙孟頫的溫婉賢妻、知音伴侶,同時也是一位循循善誘、言傳身教的慈母。
  • 不經意間,我竟做了那不合時宜的異鄉人,偏要在這座國際都市,尋尋覓覓,嗅幾分東方韻致。
  • 詩歌以立意為高,探春以志向取勝,因而成為脂粉英雄、女中豪傑,即使在寶釵、黛玉、湘雲等絕世才女面前依然出類拔萃,綻放著獨一無二的玫瑰風采。
  • 三國君王的成長壯大,也吸引無數豪傑投身這場如畫江山中的戰爭傳奇,譜寫出一段段交織著忠義、信義、情義、道義的慷慨壯歌。在這裡,有忠君不二、鞠躬盡瘁的謀臣良將,有一諾千金、情深義重的知己良朋,更有那深明大義、天下歸心的亂世英雄。
  • 八歲的小孩應該是小學一、二年生,在台灣這年齡的孩子有很多還要父母叫起床,幫忙穿衣,甚至打理書包。可是,在中國大陸有個小女孩,八歲就開始過著連大人都無法想像的顛沛流離生活,如今她已經長大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就像穿越風雨的和平鴿。
  • 他説:「服裝色彩絢麗奪目,演員們的舞蹈技能高超,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畫面都是精采無比。我們非常的享受,演出遠遠超越我們的期待。
  • 離家前,英國是什麼樣,大家都調查過,自己會變成什麼樣也許沒什麼可參考的。不論你後來在這個島的什麼地方落腳,生活體驗過一段時間後,英國的「風」多少會「吹」著你改變點什麼。
  • 回顧從前,當我們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總會發現:點燃靈魂之光的,往往正是那些對當時被視為苦難遭遇或事件的覺察和努力。「盡人事,聽天命」,瞭解這個道理,即使時光無法倒流,那麼,對於得失、成敗,也能夠處之泰然、無所罣礙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