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保護瀕絕鳥種 高市創先展開黃鸝調查

人氣: 7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黃鶯出谷」形容聲音動人美妙,而黃鶯就是黃鸝,屬於第Ⅰ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為了瞭解黃鸝在高雄市區的族群變化,高雄市野鳥學會創全台之先,於2017年2月起展開為期一年的調查,鎖定8個行政區30個以上的樣區,於每個月進行同步調查並尋找巢位、觀察繁殖行為。高雄市野鳥學會指出,棲地樹木被「砍頭式」修剪,致使無法隱密築巢,以及幼雛被盜抓是目前最直接衝擊到黃鸝繁殖成率的兩大因素。

高雄市野鳥學會表示,經過半年來的監測調查,單月最多調查到30隻黃鸝成鳥,其中鳳山、大寮成鳥個體數量較多;此外,也於今年的繁殖季中找到10處巢位,計有14隻幼鳥長大離巢,鳥松與大寮的4個巢各有3隻幼鳥長大離巢,然而,鳳山區的5處巢位有1個因巢樹修剪而失敗,盜走3個,僅1窩有2隻幼鳥離巢。

理事長林世忠說,長期以來環境改變導致黃鸝的棲地逐漸消失,可供繁殖的高大巢樹也變少;此外據統計,幼鳥離巢一年後的存活率只有二分之一,再加上一隻黃鸝雛鳥在北部有高達上萬元的行情,誘使不肖商人盜抓,更使黃鸝數量日益減少而面臨滅絕的危機。

林世忠也舉自身實例說,他家住鳥松溼地附近,原在仁武仁慈公園的黃鸝就近擴散到鳥松國小,卻因學校圍牆外整排高聳的黑板樹被砍除,之後再也聽不到黃鸝的鳴唱聲。他希望修剪樹木的單位日後若能與高雄鳥會合作,就能減少憾事發生。

黃鸝原棲息於平地、低海拔樹林地帶,而在高雄市區內的公園、校園及近郊就可看見牠門的身影,是全台少數可以在市區即能就近觀察到黃鸝的城市,因此也吸引不少中北部的鳥友特地前來拍攝黃鸝的美麗風采。

高雄市觀光局長曾姿雯表示,生態旅遊是未來的趨勢,市府規劃將鳥松濕地、壽山列為生態旅遊的首選,讓喜歡深度旅遊的人士行旅高雄,看見她不一樣的面貌。◇

責任編輯:杜文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