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替偏鄉教育開路 台立委下鄉辦巡迴論壇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台灣台北洲報導)近年受少子化影響,全台都出現國中、小教師超額嚴重的問題,但偏鄉學校卻仍面臨教師流動率過高,苦苦等不到正式教師的窘境。為解決城鄉差距問題,鍾佳濱等19位民進黨立委發起「偏鄉教育巡迴論壇」,預計將在全台北中南東舉辦10場會議,廣納各界對「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的建議,預計下會期推動修法,盼能儘早解決偏鄉教育問題。

據兒福聯盟2016年所發表的「台灣學童城鄉差距調查報告」顯示,偏鄉學童在親職資源、學習資源、課外生活等方面都較為匱乏,這也呈現在學生的成績評量表現上。以2012年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為例,相較OECD國家的城鄉成績差距為34分,台灣城鄉成績差距高達139分,突顯台灣偏鄉學生存在教育弱勢。

綠委何欣純以這次大學指考結果為例,錄取台大的學生中,每2位就有1位來自台北市或新北市,顯示台灣城鄉教育落差真的很大。她建議政府,應該對各縣市的學校進行大數據盤點,了解孩子在城鄉差距的因素下,學習能力、接受教育的能力到底差距有多大。

此外,何欣純建議,目前醫療體系在分發時,有設計偏鄉加權指數,鼓勵到偏鄉做服務,教育系統也可以考慮納入這樣的概念;至於教育資源部分,何欣純認為,目前偏鄉的硬體設備應該足夠,缺的是穩定的師資與軟體,因此中央如何幫助地方政府進行跨局科室的資源整合,讓偏鄉老師能夠在教學上多元運用,這也是政府要考慮的問題。

綠委蘇巧慧則認為,提升偏鄉教育品質的關鍵在於「招得來、留得住、教得好」,因此她們已經提相關立法版本,希望能達成「翻轉一二三,偏鄉教育有靠山」。蘇巧慧解釋,一指的是「齊一」,也就是讓全台偏鄉的標準,應統一交由中央政府來定義,因為這關係到教育資源的配置會有所不同;二則是指待遇、員額要雙提高;三是指學校、家庭、學生三項基礎上,再把社區的力量加進來,提高偏鄉教師留在地方的誘因。

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吳政達則說,台灣偏鄉教育最大問題在於偏鄉老師素質的穩定度不高,偏鄉教師一般都要到第三度招聘才能找到老師,且三招教師基本上只要具備大學資格就可以任教,至問題在於師資穩定度不夠、專業度不夠,導致學業成就上會有很大的差異性,希望透過論壇與立法解決。◇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