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人退休金消失 台政務次長:孩子拿去買房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懿勝台灣台北報導)監察院29日舉辦「106年老人人權研討會」,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表示,許多老人想要存退休金,卻被孩子拿去買房,這是退休資源的流失,嚴重衝擊高齡者經濟安全,台灣應該要推動「租房是居住的正常模式」的觀念,讓孩子不用這麼快買房,並透過穩定的住宅資源利用與分配基礎,確保老人退休資產與生活狀況。

監察院長張博雅致詞表示,台灣早已進入老年化的問題,2016年老年人口已達327萬人,占全體國民的13.55%,預計明年比例將超過14%,目前老人人權狀況仍有諸多改善空間,包含養老金、醫療支出、長期看護等問題,對於老人及家庭、國家財政都是沉重負擔。

花敬群表示,過去內政部對於老人居住補貼,都採用「直接補貼」,但這些補貼對於他們而言,都屬於短暫性的資源,雖然有一定程度改善老人的經濟能力,但能夠因此轉化為居住環境的改善,仍有不少疑慮。

花敬群也指出,租屋市場上流通的住宅大多有一定屋齡以上,且通常不具電梯或無障礙通道,且老人在租屋市場常因「高齡歧視」,不一定租得到房子,如果要給予實質的幫助,應該要建立「租房是居住的正常模式」的觀念。

花敬群認為,透過社會住宅、包租代管、都市更新等三個面向,提供有居住需求的民眾與老人低廉租金,並建立「包租代管」的方式釋出減稅等誘因,讓子女不會再拿退休金去買房,養老金可用來改善老人生活。

至於老人要多少錢才能養老?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如果要支付一般生活的「基礎老本」,金額大約要528萬元,但根據摩根投信研究,台灣平均的「理想老本」約在1,450萬元至1,750萬元之間,取其中間值大約在1,000萬元;台灣老人貧窮率高達15.4%,高於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 織)國家平均值11.3%,建議政府應該以「減少老人貧窮」作為重要政策目標,讓老人生活可以受到照應。◇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